經常機不離手的「低頭族」,長時間使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影響關節健康外,近年亦因配合使用Headphone聽音樂、看電影,導致「娛樂性失聰」日漸普遍,令患者聽力受損、耳鳴、弱聽等。聽力損害會先削弱高音音頻的聆聽能力,首當其衝便是聆聽英語,有機會影響溝通和工作能力!

Q1:哪種情況是現時常見的普遍性失聰?

A1:經過提高工作環境的護耳意識後,「職業性失聰」的問題漸得改善,但轉而是另一隱疾出現—娛樂性失聰。在智能電話普及後,港人經常用耳筒聽音樂、看電影、玩遊戲,一旦使用時間過長及音量過高,便有機會患有聽力毛病。

Q2:哪類人士是娛樂性失聰的高危族?

A2:以前輕微弱聽患者的年齡普遍是40歲或以上,但基於「娛樂性失聰」日漸普遍,近年的患者年齡有年輕化趨勢,不少30歲的人士患有耳鳴前來求醫,每月約有5個此類病人,當中以男性居多,翻查病歷都是有經常用耳筒聆聽的習慣。

Q3:聽覺受損可以復原嗎?

A3:對於聽力毛病,最先出現的徵狀便是耳鳴,在寧靜的環境尤其明顯。而經常用耳筒聆聽會直接影響內耳,而內耳毛細胞一旦受損是不能復原,造成輕度至中度的弱聽。故此保護雙耳,改善聆聽習慣非常重要。

Q4:聆聽英語與聽力受損有何關係?

A4:當聽力減弱,一般受影響的音域都是由高頻開始,最明顯見於聆聽英語!因為英語的「s」、「t」、「d」發音都是音頻較高,音域局限對日常溝通以致工作都會受到影響。

Q5:鬧市中聽耳筒的安全時間是多久?

A5:音量以分貝(dB)為單位,以85分貝為例,並不建議大眾連續聆聽超過8小時,而每上升3分貝,可聆聽的時間則削減一半。據研究結果顯示,港鐵的聲量分貝約85,一般熙來攘往的鬧市分貝則約90;換言之,在此環境下聽音樂會提高至超過90分貝,按安全規則計算,近100分貝的音樂只可以聆聽15分鐘。

Q6:耳筒愈貴愈有用嗎?

A6:一般價錢較貴的耳筒除了高音質,還有是貼近耳形的設計。倒模造的耳筒可減低10至20分貝的環境噪音,基於隔音功能佳,即使處於鬧市,聆聽時仍可調至低音量,有助保護耳朵。

Q7:戴耳筒聽歌入眠是壞習慣? 

A7:為了幫助入眠,不少人都會戴着耳筒聽歌睡覺。這絕對是不良的壞習慣,耳朵是需要空氣流通,當我們活動時耳膜是會不斷震動,如果耳筒長時間阻塞耳朵,有機會令中耳的氣壓失衡,造成聽力受損。

Q8:小朋友習慣用耳筒有甚麼壞影響?

A8:基於智能電話及平板電腦的多元化功能,不少家長都會讓年幼子女使用,更讓其戴上耳筒免騷擾他人。家長不應讓小朋友過早沉迷,小孩子對適當的音量並無概念,難以自我判斷和控制,一旦養成高音量聆聽的習慣,對日後的聽力發展絕對有影響。

鳴謝: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黃漢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