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歐洲和北非旅遊,自會看見販賣黑奴的歷史遺迹。歐洲人用槍炮擄走黑人,先運到歐洲,後來才大規模的運到美洲去。

買賣黑奴的過程如買賣牲口,文件紀錄黑奴身高體重和健康情況,有些寫明牙齒整齊,也許可賣更高價錢。

美國總統林肯為解放黑奴不惜南北內戰,但一百年前的南方黑奴仍是主人的私有財產,北方的黑人要面對次等的隔離。其實,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後,也曾有白人優先政策,英文是法定語文,中文是次等的,華人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就算有錢都要坐二等。

電影《白宮管家》(The Butler)透過南方小黑奴的故事敍述數十年的種族平權運動,既得利益者不會無緣無故減少自身利益,將遊戲規則變得公平的,要平權就要被壓迫的人爭取回來。

如果美國的黑人一直甘於做順民的話,他們在美國永遠是次等族裔,不能跟白人同工同酬的。

時代往前走,法國大革命後,女性沒有投票權的,無法想像今日的法國女性享有的平等待遇,正如五十年前的美國人不能想像總統是有色人種。

有權有勢的人要將卑劣行為變得合理時,就有「研究」配合,曾有「研究」指黑人大腦較細,他們的劣勢是先天條件差……大家可記得自己看過多少類似的「偽研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