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開設並啟迪不少人開書店的奈良敏行提到小書店跟連鎖書店的分別時,說小書店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就是維繫人與人的交流。

與其着眼暢銷書甚麼的,倒不如好好着眼於客人在收銀台前交到你手上那本書。暢銷甚麼的不過是一般性數據,只是平均數,某區賣得好的書不代表這裏也一樣受歡迎,所以,那些只把所有暢銷書與書商想力推的話題書放在當眼位置,卻忽略那個地區的顧客真正想看甚麼書的連鎖書店,根本就沒有用心留意人們需要甚麼,說穿了,他們只是製造需要,以暢銷與話題操控人心而已。

那些地區性的小書店就不同了。很多走進小書店裏的街坊,不一定每次都會買書,很多時候他們只是來聊天串門子,涼一下冷氣,或者打打書釘,然而這些看來「阻住做生意」的諸般行為,卻是沉澱出人味與情味的重要粒子,也是「交流」二字的真正體現。

連鎖書店很多店員都不懂得書,自己沒看,根本無法跟他們交流心得;可是小書店的老闆卻會記住每個街坊的閱讀興趣與口味,然後就會向你推薦相類的作品,或者說某本新書寫得很爛,力勸你最好別要買,有生意也不做,堅持替你省錢……

如今人們只重視網絡裏的交流,卻忽略了現實世界裏人與人的交流,彷彿網絡裏的交流才是真實而且更為重要的。

原諒我已不合時宜,我一直認為,有眼神接觸的交流才是比較真誠的,而只低頭嘟Barcode問你扣不扣Cash Dollar的連鎖書店,那裏有交流嗎?我不認為有,你也最好別要以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