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昨天Made by Japan(以下簡稱MBJ)的話題,現時連日本米也奉行MBJ,在日本以外的國家種植。

一旦說到不在日本種植的日本米,可能有人誤以為是產自加拿大、中國等地方,每兩公斤賣數十元的平價珍珠米,本文標題所說的不是這一種。同等重量的日本產珍珠米賣一百元以上,Made in Japan的米一旦出口,價錢跟日本以外地區產的珍珠米比較,競爭力大減。

有日本食米生產商取中庸之道,移師至越南種植日本米,但採用MBJ制度,種植過程及食米的品質由日本人以日本式方法監控,MBJ的白米不單外銷海外,亦回流日本銷售。

為甚麼連食物也需要MBJ呢?(姑且以MBJ形容食物,雖然在文法上不太正確)從和牛的競爭可看到一點啟示。在香港市面上購買得到產自澳洲的和牛,包裝上有時註明和牛的日語拼音Wagyu,但這種並非MBJ的牛肉,而是像上述加拿大產珍珠米那樣,是日本和牛的種牛被帶到澳洲,由當地牧場飼養。香港的日本超市有來自日本的和牛售賣,但銷售成績一般,價錢超越了一般人的負擔,並面對澳洲和牛這個大敵。

食物MBJ化只對生產商及消費者有利,對於日本本土的從業員來說,移師至日本以外地區生產,有害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