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寫不少人物專訪,從不論斷人,只是為某些人的轉變惋惜。

有些受訪者對人生滿有抱負,後來見他們參與標籤和嘲諷別人的娛樂,那是愚弄觀眾,局限普羅大眾和新一代想像和視野的,跟當日訪問說的是兩回事。沒想過某些人會愈活愈倒退,竟然要賺那種錢。

偶然看見內地作者專訪,談及香港稿費遠比內地高,據說她在香港拿的稿費是十港元和十五港元一字。我見過那作者寫的文章,從不細讀,不相信值那麼高稿費。

一字十元至十五元的意思是一千字文章收一萬至一萬五千港元,也許跟記者的月薪相距不遠,忍不住問現在很少這麼高稿費。那內地作者才說並非經常有的,如果我是記者,會追問哪些本地報刊曾付那超高稿費。

如果是全球獨家特稿,別說十五港元一字,就算一百五十港元一字都說得通,但那作者寫的文章普通,除非有內情,要不然,不可能收十元或以上一字。

就當我「葡萄」,就算莫言拿了諾貝爾文學獎,香港報刊給他高稿費也沒有成本效益,你會為莫言的一千字文章去買本雜誌嗎?

從小愛看人物傳記和專訪,自然知道某些人會做某些事,某些說話反映某些人的內心世界。看多了,感到人性不外如是,不如自我反省和改善自身缺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