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情法式甜點,味道富層次,款式選擇亦多,無論是下午茶抑或餐後一杯茶,總有不同的茶點配襯。本來貝殼蛋糕是我的All Time Favourite,細細件容易食,直到遇上Canele。一身啡啡黑黑的賣相談不上吸引,只要加多點幻想,A字流線型配波浪紋,加上圓鼓鼓的身形,就像一條圓舞裙。原來Canele是波爾多特產,起源於18世紀,它的誕生可說極具意義,既造福人群,套用在現今,大膽說句就是「善用廚餘」。

原來在釀製葡萄酒的過程中,需要清除酒渣,傳統的方法是用蛋白來做淨化,剩下的蛋黃頓變成垃圾,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波爾多酒商為免浪費,遂將蛋黃送給女子修道院,修女們利用蛋黃、牛奶、麵粉、香草和冧酒等尋常不過的食材烘焙成外面褐黑脆焦、內部軟綿金黃的Canele。經過多年的演變,人們不斷將之改良,甚至每位糕點廚師也有自家的食譜,不過傳說原創版本的Canele食譜被鎖在波爾多點心公會的保險庫,食材配方的比例與火候成為高度機密,這同時凸顯了法國人對它的重視。

可惜在香港要吃到美味Canele,真的有難度,因着先天的限制,難以成為氣候。Canele的黃金品味期是在出爐後的一小時內,內層因空氣形成的孔洞會藏着水氣,當滲出外層後,就會軟化帶焦脆的外層,內裏的溫度隨着時間降低,味道亦會稍遜。最美味的狀態要外層香脆帶咬口,咬落有彈牙軟嫩的質感,甜味與淡淡的酒香在口腔中散發,令人一試難忘,所以不少老饕不惜親身飛到波爾多,只為給味蕾帶來極致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