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環境污染和海產減少,小時候常吃的廉價魚蝦蟹,早已變成貴價食物。

記得童年常吃瀨尿蝦,父母認為小孩尿床,食瀨尿蝦就不會再瀨尿。當然,尿床的不是我,只記得椒鹽瀨尿蝦美味。

跟朋友說起瀨尿蝦,對方說瀨尿蝦是貴蝦,別裝作從小食慣啊。我這才留意西貢和鯉魚門的瀨尿蝦是貴蝦,不知童年吃的是否同名不同種的蝦。

讀小學時,經常要煮飯,好讓母親去打牌。我識煮大眼雞(又名剝皮魚)豆腐湯、煎番茄紅衫魚和白飯魚煎蛋等,只能煎的魚不及可以蒸的新鮮,這些是廉價魚,近年都貴得多。

妹妹說紅衫魚很腥,也許我喜歡吃魚,覺得大部分淡水魚和鹹水魚都美味。我們同樣認同的是母親用茄子或腐竹煮淡水魚最腥,她貪圖快捷方便,將所有食材加水放入鑊加蓋焗熟就算,整碟菜連隻碟都腥到不得了,但我們都吃光,相信沒有人可以重複那種腥味。

煮菜要花時間和心思,才可煮得美味,尤其是沒有錢買貴價食材,更要動腦筋將便宜食材弄得色香味俱全。

童年見父親弄魚腸蒸蛋,條條魚腸都要洗乾淨,加入蛋和油條(油炸鬼)清蒸。全部食材便宜,但要煮到保留鮮味而不腥並不容易,這種花時間的心思菜,父親後來也不煮,現在沒有多少人蒸魚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