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讀者看過我引述父親教導:「搞掂自己,益吓人地」,次序不能倒轉。

沒料到有句意思相近的希臘諺語:「先有獨立收入,再談行善。」(First secure an independent income, then practice virtue.)。

父母還教我們「財不入急門,淡定有錢剩」,母親最愛打麻將,自有記憶開始,幾乎日日見她打牌,相信我未有記憶時,她都抱住或孭住我打牌的。我可以肯定說句她牌品好,贏錢固然笑意盈盈,輸錢也不發脾氣,那是「淡定有錢剩」的身教。

非洲有句近似諺語:「倉促無法致富。」(Haste does not result in prosperity.)

傳統文人甚至現今富商愛引用「富貴於我如浮雲」,相信是說笑。不如丹麥諺語誠實:「一袋錢好過兩袋真理。」(A single bag of money is stronger than two bags of truth.)當然,真理不能一袋兩袋的數清楚,這句話也有說笑和諷刺意味。

我們從小聽許多古今中外道理,有些不妨實踐,有些大可一笑置之。大家聽過「時間就是金錢」,有時間可以慢慢掙錢,但有錢買不到時間,可見時間是無價寶,比錢更珍貴。

我喜歡富足,最好是心靈和財政同樣富足。富足兩字應以足為重點,富裕並無止境,足夠與否自己心中有數,快樂是心靈富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