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饊,咪講笑,名字都有夠陌生,原來是指上酒樓吃的蛋散,化繁為簡後易認又易讀!坊間更愛將之「演繹」,將不學無術又無用的人稱之為「蛋散」,不過,蘸起煉奶和椰絲花生碎的蛋散真的香脆甜膩又誘人,飽肚又滿足,點會無用呀?

蛋散原稱為「蛋饊」,傳說在舊時廣州,家家戶戶都會在春節時以花生、芝麻、糖等作餡,包成油角炸製成應節小吃,然而,一些生活環境較差的人買不起這些餡料。當時有個窮人就想到將加入了雞蛋的麵糰壓扁成小方塊,然後下油鍋炸至香脆來吃,其友人來訪嘗過後,發覺又酥又脆之餘,還入口即溶,他們為這種加有雞蛋、入口即化,如打散了般的油器稱為蛋散。後來,人們更將之加以改良,在方塊中間下一刀,捲起來成麻花狀,又加入芝麻、南乳等配料,讓外觀更好看之餘,味道和層次也豐富得多。

傳統蛋散簡單地以麵粉、筋粉、雞蛋和豬油搓成,落油鑊炸到淺黃色時便撈起,蘸麥芽糖吃,入口即化、甜甜而甘香,叫人回味。然而,由於花工夫和時間,很多酒家及連鎖食肆不再自家搓皮,反而挑選一些現成麵皮再加工製作,坊間只有一些有堅持的點心店才會自家炮製,其中一家還有麥芽糖與煉奶供選擇,最愛奶的香甜混和蛋香酥鬆味道,以及那堆花生芝麻與椰絲,入口化作一團,酥甜香膩,煞是滿足!自言愛吃蛋散,認為此等小吃十分滋味,在粵語詞彙中卻用作形容不學無術、無用之人,全因那「不夠剛硬」之特質,那麼,莫非在西方國家曲奇或薄脆就是用作形容那些無用、膽小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