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健康患病邊緣

比賽奪得冠軍當然最好,要是得到亞軍,其實也是個很好的鼓舞。不過說到健康,近年就流行起「亞健康」這個概念,雖有健康之名,但其實是一種介乎健康與患病之間的狀態,並不是甚麼值得高興的情況。有醫生就指出亞健康的「患者」,其實身體已可能潛藏了一些有機會致病的因素,需要好好檢查和正視問題。

亞健康患病邊緣

沒病不等於健康

大概所有人都會希望自己健康沒患病,不過要小心注意的是,其實「健康」和「沒患病」並非完全等同,他們中間原來還有一種被稱為「第三狀態」的「亞健康」(Sub Health)。所謂亞健康,簡單來說就是一種介乎於健康和患病之間的狀況,健康屬於「第一狀態」, 疾病是「第二狀態」,而亞健康就屬於「第三狀態」。 社會醫學專科醫生方玉輝表示:「亞健康其實算是一種灰色狀況,傳統西醫學裏較少談及,反而在中醫學就較多一點談論,有點類似中醫所講的暗病。而亞健康的人一般是指身體內潛藏了一些有機會致病的問題,而又未發病成疾。」停留於這種中間狀態,亦即表示,亞健康的人如繼續忽略這些問題,就很有可能會發展成為疾病,相反則能恢復健康。

頭痛易累是警號

可能有人會感到奇怪,既然未患病,便應該不會有病徵,那如何發現自己是否亞健康呢?方醫生指出,亞健康的問題的確不易確認,不過也並非完全沒有徵狀可循。最常見的如睡得很多也覺得不夠,頭痛、食欲變差、易感到疲倦。方醫生指:「當自己發覺身體出現這些警號後,就應嘗試改善生活作息習慣,看看問題有沒有紓緩。如問題持續出現,就應找醫生檢查。」另外,亞健康人士亦有可能會無故出現咳嗽、呼吸不順、腸胃不適、肌肉痠痛等問題。方醫生補充:「有時即使做了一般驗血檢查,也可能看不出有任何異常。診治時,醫生一般會先了解對方的生活習慣,作基本勸導如何改善生活作息。如果臨床檢查發現了較嚴重的狀況才會考慮開藥。」

定期檢查最理想

疲倦、頭痛這些徵狀太過普遍,現今城市人很容易就會忽視,並以為只要適度休息就會好轉。方醫生指出定期作身體檢查是較為理想的做法。在疾病潛伏體內未發病時開始處理,必定較為理想。「不要等到正式成病才理會。如糖尿病,定期篤手指驗糖尿指數,高於飯前7.8、飯後11.8就有問題,那如果驗到指數已接近飯前7、飯後11左右,就應開始好好控制飲食作息了。」此外,方醫生還指出像血壓高,初期同樣沒甚麼明顯迹象,最好不要等無故心跳加速等問題浮現才驗血壓,可定時自行用血壓機檢查,一般超過上壓140、下壓90就有問題,讀數開始接近時就要早些找醫生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