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一家小店匾額上寫着「割包皮Q」四字,讓民眾笑噴。又是句讀問題,後來查證才知道原來是指割包這種食物的皮很Q很柔韌的意思。

香港人或許不知道甚麼是割包。割包又作刈包,意謂割開饅頭,在裏面包裹焢肉、炒酸菜、花生粉與香菜,因為形狀像虎口咬住了豬肉,故又名「虎咬豬」。由於外觀頗像錢包,所以台灣有些企業在年終尾禡會請員工吃割包,除了慰勞,更有祈求財源之意。

說起來,割包也真的要皮Q綿軟,蓬勃有彈性,才夠好吃。不管是白饅頭還是全麥饅頭,取決勝負也是饅頭外皮夠不夠Q,夠不夠熱。台北街頭的割包小攤很多都失諸擱冷,不是從蒸籠裏熱騰騰裏拿出來,任你配料再豐富,皮再Q,饅頭一冷就硬,就不好吃了。有些呢,卻是因為在蒸籠裏擱太久,饅頭底部都被蒸籠水氣吃了進去,變得濕爛鬆散,也是失敗。

真正出色的割包應該是鬆軟不黏牙的,可惜我吃過很多都很黏,加上裏面的花生粉,讓人吃一口就封喉,咽喉乾得要立即灌水,也是另一種失敗。

因為割包很容易讓人飽足,熱量也不少,加上價錢便宜,所以從以前開始一直是很多勞工的至愛。如今台灣夜市小吃選擇太多,多繁複新奇的也有,吃了一個割包,你就甚麼都吃不下了,所以很多割包攤檔都門可羅雀。有時候我忍不住幫襯,不是因為我想吃,只是想盡一點綿力,讓這傳統小吃能夠生存下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