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子魚蛋

提起魚蛋,在腦海浮現的,會是一顆顆由媽媽自家製的金黃色魚肉球,跟街邊幾蚊一串的咖喱魚蛋,或是粉麵檔白雪雪的潮州魚蛋有天壤之別,事關以雜魚漿加麵粉水機製的,跟母親大人用10斤鮫魚加半肥瘦腩肉手打製而成的,質素與功夫根本是兩碼子的事。

媽子魚蛋

潮州魚蛋最為人熟悉,當中又以汕頭達濠魚蛋最出名,當中更有一段古。相傳南宋的末代皇帝嗜魚,卻怕魚刺和魚骨,每次骾骨,必大發雷霆,要將廚師砍頭,弄得人人誠惶誠恐。一天,皇帝又要吃魚,御廚深感伴君如伴虎,不禁怒從心生,將怒氣發洩在魚身上,舉起刀背,將魚猛剁以洩憤,殊不知發洩過後,驚覺魚肉與魚骨已被剁至分離,心生一計,就想出魚蛋這道菜,龍顏更因而大悅。後蒙古人掩至,宋帝御廚南下逃難至潮汕,順勢在盛產海魚的達濠定居下來,而此美食亦因而發揚光大。

潮汕一帶炮製的魚蛋,一般會以時令鮮魚打製,包括那哥魚 (九棍) 、門鱔、鮫魚等,至於魚類混合配搭則各家自有一套法門。而能令魚蛋爽口彈牙,除了魚要夠新鮮外,最大關鍵在於撻魚膠,因撻得不夠,膠質便不足,魚蛋會鬆散無彈性;相反摔打過度,魚肉會變老,魚蛋便會腍而鞋口,毫無質感。曾經,媽媽會以九棍魚炮製魚蛋,儘管成品鮮甜,但由於多細骨,入口總覺得「骨杉杉」。後來媽媽改用啖啖肉的鮫魚,每次用上8至10両原條鮫魚,自家起皮去骨拆肉剁碎後,加入半肥瘦腩肉、中芹絲、蛋、薯粉、魚露等打至起膠。

每次,見媽媽做魚蛋,我都會覺得她很厲害,因為將魚肉啪啪聲撻成膠,真箇少點腕力、力氣也不成。而撻成魚膠後,媽媽便會用手唧出如乒乓波大小的魚蛋,然後放在滾油中炸成金黃色。通常媽咪炸好一大盤後,就會用匙羹將剩在盤底的魚漿,一小羹一小羹刮出來,用鑊鏟背煎壓成魚餅,而這碟金黃香口的煎魚餅,亦成了每次媽媽鮮炸魚蛋的完美句號。近年,媽媽年事已高,腕力、體力大不如前,少了自製魚蛋,過年過節想吃,可幸還有力大如牛的小弟幫手撻魚膠,我們這一家才能吃到黃金魚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