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電影的主要角色,許多時是情緒甚至精神有問題的人,而這些有問題的角色,都會被安排遇上接納他們,又或是愛上他們的人。

精神病、情緒病、社會邊緣人兼暴力狂,雖然有點讓人惶恐,但都不要緊,再癲狂都不怕,隨便你癲,總有人會愛你的。

誰會接納又或是愛上這些人?就是一些看得見自己也有癲狂特質的人。

他們是正常的,但他們深知,自己隱藏着癲狂的因子,當他們發脾氣、行為失常時,他們清楚感受到某些癲狂正要爆發。只是,他們所爆發的,並不被社會認為是癲狂,他們依然是正常人。

有能力去接納癲狂人士的人,他們心裏都有一句:「覺得他癲?難道我又好正常?」

《失戀自作業》中,年輕寡婦情緒和行為都出錯,她不是真正癲,但就愛上好癲的男主角。《大師》中的另類教派領袖,表面平靜,但偶然情緒爆發一樣嚇親人,就是他接納邊緣人男主角。

其實,癲的人會做正常事,正常人會做癲的事;正如,壞人會做好事,好人會做壞事。

這些容納癲狂角色的電影,都有種善良,癲的角色都被塑造成癲得來可愛,起碼,比正常人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