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中拾遺:先苦後甜再回味

雲南大理白族人的傳統習慣其實蘊藏着很高深的智慧。

他們在逢年過節或者貴賓來訪時,習慣會奉上「三道茶」,這三道茶的次序與含意其實極深,比那三種味道的茶更堪細味:初次見面,給你的不是甚麼甜頭,所以奉上的第一道茶是苦茶;當你舌頭苦澀,懷疑他們是否不喜歡你才給你一道下馬威的時候,第二道茶便立即奉上,你懷疑這會不會是比第一道更苦更難嚥下的茶,沒料到卻是甜茶,還要是加了紅糖和乳扇的濃膩甜茶,跟之前的苦茶可謂天壤之別,已經差不多去到冰火交煎的三溫暖程度了,苦過也甜過,你猜最後一道茶是甚麼味道?

第三道茶,是以薑片、肉桂和花椒沖成的茶,名曰回味茶,味道又跟之前兩道茶完全不一樣。「先苦、後甜、再回味」,當中不僅蘊含了白族人的人生智慧,更展現出他們的待客接物的豁達包容態度……

如果我們也能決定自己的人生次序,我該也會選擇先苦後甜,最後老來回味。先甜後苦太不划算,童年時候給你再好的都只嫌太懵懂,記不住多少,也沒真正抓住多少,而且太早嘗過甜味,往後的苦就更苦,家道中落不是人人承受得起的……

太早回味也不是好事,只因你嘗過的味道還不夠多,還不懂得細味當中層次與微細差別,套用食家的詞彙,就是你的舌頭還未開,人生百味你懂得的還不夠多,回不了多久你便覺乏味了,所以那些才二三十歲就裝老成學人懷舊的人,根本沒多少舊可懷,言語乏味,原因也就在此。

王貽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