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離世主人易抑鬱

都市人生活枯燥,不少人視所飼養的貓狗為最大安慰及重心,甚至等同好友、親人及子女。不過,貓狗壽命較短,平均只有十數載,主人在面對寵物離世時,可能會有嚴重生理及情緒問題,嚴重的更會引發抑鬱求診,甚至出現自殺傾向。

成為生活核心

據精神科專科醫生陳仲謀指出,都市人因各式各樣原因而飼養寵物,並將之視為生活核心。「有些人是因生活及工作壓力大,希望放工後能從與寵物相處的快樂中,獲得一點安慰及愉快感覺。此外,有些人因獨居或夫婦沒下一代,因此以寵物作寄託排遣孤單感覺。現時寵物漸成為都市人生活的重心─跟摯親及朋友的地位及重要性一樣,更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有些人當養的貓狗是子女,加上日日相處,建立了很深的感情。」

「哀悼期」約半年

因此,當寵物因病或其他原因離世時,主人一來面對生活習慣及重心改變,二來是情感上有很大打擊。陳醫生表示︰「情感上,輕則覺得傷心、悲哀或失落等負面情緒,重則感覺如失掉親人,無法接受甚至引發情緒問題。」

陳醫生指在過往的案例中,很多主人會因情緒受打擊而進入「哀悼期」,這是人失去重要事物而引發一連串生理及情緒反應,失戀、親人離世等也可能有同樣情況,只是程度各異。在寵物離世的個案中,有些主人會進入心理休克期,他們因無法接受事實,而常有渾渾噩噩及呆滯的情況,精神及情緒都非常混沌。然後是「否定期」,為了讓自己心裏好過一點,他們會否定現實,如拒絕寵物離世的事實,並不時幻想其翻生的情況。

「再過一段時間,他們會承認寵物已不在人世的事實,並慢慢進入『憤慨期』。」陳醫生解釋︰「主人會把死亡歸咎於各式各樣的原因,如家人沒幫忙照顧寵物、獸醫失誤而導致寵物死亡。有些人會轉向怪責自我,例如質疑自己有否疏忽照顧心愛寵物,更可能因此而引發抑鬱症。」根據過往病例,有病人因思念過度或過於傷心,產生心理及生理上的反應,如失眠、無胃口、作嘔作悶、心理上充滿罪咎感等,嚴重的甚至引發自殺傾向。一般來說,正常人會在半年左右進入接納期,即慢慢接納已成的事實,心情開始平復。

分散精神寄託

陳醫生認為,要面對寵物離世,最好的方式是把精神寄託在其他事物上。「寵物離世,同時影響主人的生活習慣,如失卻買動物糧食、帶寵物散步等細節,令人容易抑鬱及低落。最好的做法,就是養一隻新的寵物,以得到暫時的慰藉,也可回復本身的習慣中。如真的有嚴重抑鬱的問題,最好還是盡快求診及接受心理治療。」

精神科專科醫生 陳仲謀

Popopo

主人,我哋去咗彩虹橋之後,你不用太掛心,好好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