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羽毛球甩骹危機

常常在電視劇見到甩骹後,主角咬咬牙,忍一下痛,就自行將骹位托回原處。如此神乎其技以為好有型?原來,此舉十分危險!甩骹後若處理不當,沒有妥善護理受損筋肌,容易導致慣性甩骹。在本港,最容易引致甩骹的活動是打羽毛球,不想每次舉起球拍抽擊前,都蒙受肩膀再次甩骹的陰霾,最好還是找醫生檢查清楚。

手關節最易甩

關節與關節之間,靠軟組織維持位置,故若身體受到意外或運動衝擊、跌倒等,令關節移位或脫位,就是俗稱的「甩骹」。骨科專科醫生張啟然指出,甩骹可分為急性或慢性,當中急性甩骹多因為意外或運動衝擊引發,患者會感到劇痛,患處肢體動彈不得,外觀奇異,如常見肩關節甩骹的話,就可能出現上臂骨前移及下垂的情況;而慢性甩骹多發於曾經甩骹、卻無妥善處理的關節,慢慢演變成「習慣性甩骹」的情況。

張醫生說:「在眾多關節之中,最容易出現『甩骹』的部位,以膊頭為首,其次是手㬹。控制雙手活動的肩關節,是人體全身最靈活的關節之一。皆因其本身結構與髖關節近似,為球窩關節(Ball and Socket Joints),由於球窩凹位淺,經過運動碰撞、用力拉扯等,就有機會令肩關節移位或脫位。而其中一種常見的肩膊甩骹,就經常發生於香港人很喜歡的羽毛球運動。不少人輕視羽毛球的運動量,但其實當用力舉高手向後抽擊,手臂突然用力拉扯,容易令肩膊球窩關節移位。故下次打波前,記緊做足熱身運動,增加關節靈活度。值得一提,若首次脫骹後沒有得到妥善處理,關節組織沒有完全康復,於日後受到撞擊時就更易甩骹,而且次數更密,便成了『習慣性甩骹』。患者可能發現每次做同一個動作,就會有甩骹之虞,又或因為關節軟組織經過長期損傷變鬆,甩骹時甚至不感覺疼痛的情況。」

切勿自行復位

曾經看過有人自行將「甩骹」復位的畫面,但張醫生指此舉其實相當危險,因為關節移位很多時候也會伴隨韌帶或肩緣撕裂,除引起劇烈痛楚、肢體乏力、變形外,若治理不當或可引起併發症。張醫生表示甩骹其實可大可小:「下肢如膝關節甩骹的話,膝關節後移,有機會擠壓到附近血管,嚴重可導致缺血性壞死;而若頸部出現脫位,更有引致身體癱瘓的風險,不可輕視。即使為常見的肩膀或手㬹甩骹,若未經適當處理,受損軟組織未能痊愈,便會影響固定關節的能力,增加習慣性甩骹的機會。慣性甩骹對關節結構會有一定程度損傷,長此下去,會對關節面軟骨造成永久創傷,令肩膀功能永久損害。」

最少休息6星期

張醫生強調,處理甩骹,應視之與「斷骨」無異。遇此症應即送院求診,醫生先檢查傷勢,再透過復位治療幫助恢復患處關節回到原處,嚴重者有可能需要以內窺鏡及微創手術修補受損組織。關節復位後疼痛感應大減,醫生或會處方消炎止痛藥幫助消退發炎徵狀。值得一提的是,患者仍需最少佩戴布料支架4至6個星期,以固定受傷部位。「甩骹後關節軟組織如筋膜、關節膜、關節囊等會有一定程度損傷,故需要固定患處4至6個星期,讓該位置得以休養痊愈。切忌以為痛楚消失便等同痊愈,隨意活動關節,否則演變作『習慣性甩骹』,就得不償失。」

Iv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