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登龍門富貴雞

不下一次在中菜館吃飯,看到鄰桌食客手握錘仔敲打一舊黑色物體,旁邊的人爭相拍照,甚至唱生日歌,用來替代蛋糕。經一輪擾攘後,就有陣夾雜荷葉香味的肉香撲鼻而來。究竟葫蘆裏賣甚麼藥?終於有一次忍不住問侍應,原來這叫「富貴雞。」富貴雞?何以名字如此富氣勢?

據說這本是江蘇菜,明末清初,有位乞丐不知從甚麼地方討來一隻生雞,苦無廚具烹調之下,就地取材以泥埋之再烤,然後連毛帶泥剝去後品嘗,怎料肉質異常嫩滑,而且多汁肉味濃,後來此菜傳至杭州,更成為當地名菜。而另一說法是當年乾隆皇帝微服出巡江南時,落難街頭,幸得乞丐相助,在其飢寒交迫之際,給他享用以泥土煨熟的雞隻,乾隆皇帝認為此乃人間美味,於是探問菜名,乞丐不好意思稱之為「乞兒雞」,就胡謅說成「富貴雞」,從此乞兒雞一登龍門,聲價百倍。

經過多年的流傳和演變,富貴雞現時的做法講求衞生,傳統會先用荷葉包裹,再用埕頭泥或塘泥裹住來焗,埕頭泥即是用作埋酒埕的泥土,帶有酒香,焗出來的雞特別香,可惜現時坊間難尋。而現在的高級食府會用鹽或麵糰來代替泥,鮮雞內會釀入經炒香的冬菇肉絲等材料,配料隨意,然後表面先包豬網油,再包荷葉焗製,令雞更油潤甘香,而且焗的時間亦要拿捏準繩,因時間太耐,會令雞肉過於軟腍,嚼勁頓失。

Silvia

富貴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