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頭赤赤

初冬之際,出街被冷風吹兩吹,立即感到頭部「警鐘」響起─痛楚如萬馬千軍來襲,久久不散,影響睡眠、工作、生活。別以為是年紀大受不住風吹,原來在中醫角度,冬季有頭痛情況是因身體被寒邪入侵,而適當選用藥材入湯、茶或菜餚之中,可有效治療此症。

冬寒引發頭痛

據註冊中醫師陳玉瑜指出,頭痛可分為內因及外因,內因包括情志失調,先天不足,房室不節,飲食勞倦,體虛久病,頭部外傷,跌僕閃挫;而外因則為感受風寒濕熱之邪,以風邪為主要病因。如在冬季常有頭痛的情況,多屬後者。

陳醫師再以中醫理論詳細解釋︰「寒具有寒冷、凝結特性,為冬季的主氣。因冬為寒氣當令,故冬季多寒病,但也可見於其他季節。由於氣溫驟降,防寒保溫不夠,人體亦易感受寒邪而為病。此外,人體在秋季中由於秋天氣候燥性乾澀,易傷津液;而冬天寒氣侵襲,頭部經脈氣血凝結和阻滯,從而出現各種疼痛的徵狀,因『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這『秋燥冬寒』會導致頭痛的加重或發生。」

藥材作食療

在症狀上,在冬日頭痛患者多有「外感頭痛」的徵狀,其起病較急,病勢較劇,多表現為掣痛、跳痛、灼痛、脹痛、重痛,痛無休止。嚴重者會因寒冷天氣一直被頭痛的情況困擾,影響生活及工作,因此治療是必須的。

要治療頭痛的情況,中藥有很好的效用,而做法不一定是直接煲藥飲用,另一種做法是以食療的方式進行,如以藥材入湯、茶及菜餚之中。在選用藥材時,可留意痛楚的位置來選擇,如頭痛自腦後上至巔頂,其痛連項,可選用羌活、蔓荊子、川芎;而痛在額前者,則可選用葛根、白芷、知母;而痛在頭角部兩側,可選用柴胡、黃芩、川芎;最後頭部巔頂疼痛者,選用吳茱萸、藁本等。

注意生活保健

在以中藥材為食療外,也必須留意日常生活的調理,如注意休息,睡眠時要保持環境安靜,光線不宜過強。注意外感頭痛由於外邪侵襲所致,故平時當順應四時變化,寒溫適宜,起居定時,多加運動鍛煉,以增強體質,抵禦外邪侵襲。

川芎茶調散

材料︰川芎4錢、荊芥2錢、防風3錢、羌活2錢、薄荷3錢、白芷2錢、甘草2錢、細辛1錢

做法:清水4碗煎至1碗,飯後溫服。

效用︰1.適合正、偏頭痛、頭痛時作、痛連項背、惡風有汗、憎寒壯熱、鼻塞痰盛、頭暈目眩、迎風淚出、舌苔薄白、脈浮滑或浮緊者。

   2.適用於感冒頭痛、神經性頭痛、血管痙攣性頭痛、慢性鼻竇炎頭痛等。

菊花川芎羊肉

材料︰羊肉100克、杭白菊20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牛膝12克、生地20克、防風15克、羌活12克、香附12克、藁本10克、木瓜10克

做法︰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武火煮滾,後用文火煲1個半小時。

效用︰適合巔頂疼痛、乾嘔、吐涎沫或四肢厥冷、舌淡苔白滑、脈細遲或弦細不數者。

半夏天麻白朮湯

材料︰半夏3錢、白朮3錢、陳皮1.5錢、茯苓3錢、麥芽4.5錢、天麻3錢、生薑3片、神麴3錢、黃耆2錢、黨參3錢、澤瀉3錢、黃柏3錢、乾薑 2錢

做法:清水4碗煎至1碗,飯前溫服,頭痛時飯後溫服。

效用︰對虛弱性、貧血性的痰多頭目眩痛症有良效。此外對習慣性頭痛、習慣性眩暈、偏頭痛、食後身體疲倦昏昏欲睡也有用。

蘆根決明夏冬茶

材料︰蘆根、決明子、夏枯草各30克,麥冬20克

做法:清水6碗煎至2碗,水煎代茶頻飲。

效用︰用於肝陽頭痛、目糊口乾者。

蒼耳銀花桑荷茶

材料︰蒼耳子、金銀花、桑葉、薄荷各3克

做法:清水4碗煎至8分,水煎代茶飲。

效用︰用於外感風熱、頭痛。

天麻燜雞塊

材料︰筍雞(供食用的小而嫩的雞)500克、天麻15克、水發冬菇50克、雞湯500毫升、料酒6克、精鹽6克、味精2克、白糖15克、生粉15克、葱5克、薑5克、雞油15克、植物油75克

做法︰天麻洗淨切成薄片,放小碗內蒸熟(約10分鐘)。將雞去骨切成3cm見方的塊,用油汆一下,再將葱、薑用油煸出香味,加入雞湯和料酒、精鹽、白糖、味精,再倒入雞塊用小火燜40分鐘。加天麻片、水發冬菇再燜5分鐘左右,用生粉勾芡淋入雞油即成。

效用︰養血補虛,對於高血壓引起的眩暈頭痛、神經性偏頭痛、肢體麻木、神經衰弱、失眠等,均有滋補食療作用。

註冊中醫師陳玉瑜

Popo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