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談日本:窮忙族的得與失

延續昨天話題,我與舊同學談論日本窮忙族墮入下流M型社會的成因。

發展成熟的國家很難擺脫形成M型社會的命運,日本也不例外。戰後的日本物資短缺,在那時代連壽司也是奢侈食物,日本淪為「發展中國家」。

日本將科技民用化,製造汽車及電視等家電,外銷全球令經濟急速增長。那時不管家電或汽車都在日本國內的工廠製造,聘用的是日本工人,經濟起飛惠及各階層,那是70年代初的事。那時代工作的日本年輕人,今天已屆退休之齡,他們享受了發展成果,成為富裕的一群。

當發展成熟,國民收入及教育水平相應提高,日本企業為減省成本將工廠遷移至工資較低的國家。營運系統成熟,還有先進科技之助,需要的人手及職位本已減少,加上泡沫經濟爆破,日本的80、90後欠缺上一代甚至再上一代的發展機會。

我有位從事金融業的舊同學說:「不能說對年輕一代不公平,他們的父母或祖父母年輕時連吃壽司也感奢侈,現今才踏足社會工作的日本人收入再低,吃壽司仍綽綽有餘,大部分人手執智能手機,這種生活是國家發展成熟換來的。有得,總有失。」

香港的80、90後常慨嘆難以往上爬,香港的現況跟日本有相同之處;要突破這困境,去仍未發展成熟的國家尋找機會是選擇之一。

藍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