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碩之揮拳灑汗

很多人做運動,都是目標為本,想減肥、增磅、鍛煉腹肌等,但還原基本步,運動初始形態,實為強身健體,而當運動成為比賽時,則更加考驗運動員的競技精神與鬥志。趙碩之(Wylie)自小喜歡運動,享受跟對手互相較量的感覺,學習泰拳鍛煉體能,笑謂想趁年輕能熱血地揮灑汗水,年輕,就是要型!

Wylie最近收起性感,轉走型格運動路線,加上參演舞台劇,扮演香港金牌選手李麗珊,重新學習滑浪風帆,即時增添運動氣息,這次她換上拳套打泰拳,有姿勢又有實際,讓小記刮目相看。

打拳強身練肌肉

平時充滿女人味的Wylie,原來骨子裏是運動底,自言性格男仔頭的她,愛動手動腳,入行後更學習泰拳,愈狠愈喜歡。「入行後經藝人朋友介紹學泰拳,那時目的很簡單,只想強身健體,希望透過劇烈的運動去鍛煉肌肉,哈哈,那時很想熱血地灑汗,所以每星期都有練習。」惜後來工作太忙,暫停了練習,如今重新戴上拳套,仍然打得起勁。

其實學習泰拳前,Wylie曾經「自我」練習Boxing,明顯早已對拳擊運動情有獨鍾,「我記得第一次接觸拳擊運動,是讀書時代,一次媽媽告訴我樓下有人棄掉了一個沙包,便漏夜將沙包搬回家掛起來,家中又不知何故會有拳套,於是便亂打一通,結果手指骨腫了,那時我正學習劍擊,第二天被教練發現受傷,就警告我別再亂來,自此之後,明白了要學拳擊,必須要有教練指導,做好保護措施,不要弄傷自己。」

動作快狠準

Wylie對自己非常嚴格,示範打拳動作時,都要求教練作出指點,以求鏡頭前有最佳表現,對運動的認真是她自小便養成的習慣。「運動並非個人的事,當中會有對手,可能從小便培養這種習慣,參與運動就是喜歡跟人互相較量,無論以前玩劍擊、跳高也好,都希望能挑戰成功,那時運動的心態是基於好勝,好想爭取勝利,所以每一步都想做到最好,如劍擊講求快狠準,我也將這種原則轉移到泰拳上。」

最近,Wylie首次參與舞台劇演出,她覺得跟拍電影很不同,只因舞台劇要求很仔細精煉,每一個表情、動作及每句對白都要很用力,才能讓劇院內每個觀眾感受得到,排練期間跟前輩級演員合作,自然學得更多,「跟其他演員合作真的令我得益不少,即使最後未必能將所學都放上舞台,但對我將來一定有用,就像運動一樣,不一定要目標為本,純為減肥、消脂亦可,只要能增強體質,對自己也是好事。」

全身肌肉伸展

愈來愈多女性學泰拳,只因可以減肥收身,成功帶動泰拳Keep Fit熱潮。打泰拳之所以能極速減磅,只因每個動作都運用全身力量,榮拳館總教練向柏榮表示,泰拳的動作以拳、腳、肘、膝配合,以扭動、出拳、起腳比較多,跟Boxing只集中上身動作不同,須全身動作配合而完成,有助肌肉大幅度伸展,即能拉長肌肉,令身體變得修長,肌肉緊緻。

雙重保護減受傷

打拳看似容易,實質易學難精,對於初學者,向教練認為安全最重要,「練習時必須紮手帶再戴拳套,另外亦要戴腳踝護套,因為無論出拳還是踢腿都會有很強烈的撞擊,若只戴拳套未必能完全保護手指骨,而戴腳踝護套也是同樣道理。」他又補充,初學者容易心急用力出拳,但打拳切忌心急,最重要是掌握拳踢的落點位置,能好好控制沙包、拳靶等,以免踢空或出拳落空,引致受傷,所以練習前亦必須要熱身,主要集中步法及走動兩方面,讓關節有所準備接下來的撞擊,練習後則拉筋紓緩。

重視身體協調

別以為打拳是純力量運動,其實協調能力都相當重要。向教練表示,泰拳需要很多平衡動作,例如踢腿、屈膝,都需要另一隻腳來支撐,若不能保持平穩,很容易拗柴扭傷,「有些學生玩開滑浪、游水多年,協調能力高,以為自己掌握其他運動都應沒難度,但其實泰拳跟其他運動不盡同。」不過,別以為打泰拳很易受傷,情況剛相反,「因為學習時必定有導師在場,而且會做足保護措施,加上學習者知道此運動經常會撞擊,腦海反而有更強的保護意識。」

紮手帶

打拳拳拳到肉,戴拳套前須包手帶,穩妥地把手指、指骨及手腕等位置紮實,再戴拳套,方能提供足夠保護,減少受傷機會。

拳腳肘膝示範

直拳:出直拳時,必須緊握拳頭,而且要對準目標,否則跣手或握拳不夠實淨,容易扭傷手腕。

腳撐沙包:一腳腳尖蹬直,另一隻腳起腳撐開沙包,必須掌握平衡,否則「撐空」了而失平衡,有機會扭傷腳踝。

肘撞沙包:用手肘橫向鋤向沙包,位置要準繩,若落點不當,有機擦損皮膚或落空而跌倒。

膝撞:用膝蓋頂向沙包,跟手肘鋤沙包一樣,落點必須準繩,初學者動作宜慢,逐步掌握。

Rachel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