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受孕成敗關鍵在年紀

「三年抱兩」在現今香港不是易事,港人生活壓力大,生活顛倒,影響身體質素,要成功懷孕自然不容易。幸運的是,科技發達令懷孕不再只是「天然」事,「無能為力」的夫婦可透過人工受孕,成功把小生命帶來世界。現時人工受孕為香港最常用方法,然而醫生指需經過詳細檢查和監控下才能進行,而且成功率因人而異,成敗的關鍵亦跟年紀掛鈎。

40歲以上受孕難

人工受孕日漸普及,印證了本地不育的情況愈來愈常見。生殖醫學專科醫生何永超指出,夫婦在沒有避孕而有規律性生活的情況下,一年也沒有成孕為之不育:「有規律的性生活即1星期行房2至3次,一般而言生理周期為28天,而排卵期約為當中的1星期,若能在排卵期期間讓精子和卵子結合,才有機會懷孕。」

至於能否順利受孕,年齡是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何醫生指出:「30歲以下的女性每周期的成功率算高,約50%;而31至35歲的成功率則約33.3%;35歲及40歲以上則分別降至約25%和20%,然後每年下降5%。相對地,進行人工受孕的婦女愈年輕,其成功率亦愈高。」

另外,男方的精子或女方的排卵出現問題、輸卵管不暢通、子宮內膜過薄或過厚等,都會影響受孕機會率,有需要時,這些夫婦可考慮進行人工受孕。

誕孖胎非必然

首先,醫生會為求診夫婦進行身體檢查,找出問題根源,何醫生指:「除了為夫婦進行健康檢查,醫生亦會同時測試男方精子的活動、數量和形態是否正常、女方的生理周期、輸卵管狀態等,然後作詳細評估,再針對問題改善狀況,希望達至成功。」

找出問題後,醫生會因應個別情況而提議以下兩種治療,分別是人工授精或體外授精。人工授精即於女方的排卵期間,把經過濃縮、篩選的精子放進子宮內;而俗稱「試管嬰兒」的體外授精,即將男方提供的精子及從女方體內抽出成熟的卵子,以自然方法讓它們結合,或將精子注射入卵子,此方法可提高受孕機會率達7至8成。

一般情況下,女性於每個生理周期只會排出一顆卵子,因此,為了提升機會率,醫生會為女方進行藥物注射,以做到「超排卵」效應,刺激卵巢排出更多的卵子。而這正正令坊間流傳人工受孕必定能懷雙胞胎或多胞胎的傳聞,何醫生解釋這並非必然:「『超排卵』效應與人工授精的過程,或是試管嬰兒放入的胚胎有2個或以上,有可能令多過一顆卵子受精,因此有孖胎的可能性較高,約為10至20%,但這並非必然。」

不可控制性別

事實上,一次性的人工受孕機會率不高,人工授精或體外授精的成功率只分別為15至20%及30至40%。理論上,女性可持續接受人工受孕,只要是在卵巢狀況平穩,在醫生同意下便可,但何醫生坦言:「一般而言,醫學預期接受人工授精的婦女,首3次的成功率會較高,若一直未能成孕,醫生會因應情況安排女方再接受治療,刺激排卵。」另外,人工受孕會帶來嚴重的副作用,如卵巢過度刺激症。

另外,不少夫婦亦希望能選擇胎兒的性別,何醫生直言香港暫時有守則監管:「現時香港法例列明人工受孕不可控制胎兒的性別,除非有足夠的醫學證明胎兒有可能遺傳到一些與性別有關的疾病,如血友病只會出現於男性身上,為了胎兒健康才可以選擇受孕成女性胎兒。」

定期檢查最重要

很多人也擔心,接受人工受孕的孕婦會「佗得唔穩」,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指出,人工或天然成孕的狀況事實上差不多,只是前者在懷孕首12周情況會較不穩定,有流產機會,而胚胎愈多,流產的機會愈高。懷孕期間,孕婦應每天均衡飲食、作息定時、保持心情平靜,並完全戒絕煙酒,以穩定胎兒。而最重要的,當然是定期覆診,確保母嬰健康。

靳醫生表示:「人工受孕後,婦女若出現不舒服、肚痛、見紅現象也屬常見,需定期進行檢查,以策安全。另孕婦亦需因應其不育原因進行各項檢查,如有些婦女有多囊卵巢症狀或年紀較大,則需定期接受結構性超聲波及唐氏普查。」

有需要的話,醫生會以藥物輔助,靳醫生說:「如孕婦見紅時,可在醫生指示下服用黃體酮;而懷孕後期醫生亦可能會開葉酸補充品給孕婦。」孕婦切忌亂服藥物,以免影響身體及胎兒。另外,婦女在懷孕期間適宜做運動,可參加一些產前運動或瑜伽班,但靳醫生提醒需要過分跳動或在高溫下進行的運動都不適合孕婦。

增加受孕機會

● 增加運動量,保持最Fit身體及精神狀態。

● 戒除咖啡、茶、汽水和刺激性食物。

● 戒煙,因吸煙可導致早產、胎兒重量不足、呼吸系統出現毛病及嬰兒猝死等問題。

● 戒酒,酒精對胎兒造成傷害,包括流產、早產或影響智能等。

Karen K

人工受孕可解決部分不育問題,讓有需要人士生兒育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