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龍島 斷崖看浪花

海角天崖,不一定要飛到老遠才看到,近在香港也有方便看斷崖的地方,不少武俠片曾到此拍過跳崖戲,那就是位於佛堂門的東龍島。小島四面環海,斷崖處處,不但是攀崖勝地,也是觀浪熱點,站在崖上看浪花朵朵,很有海角天崖的浪漫感啊!

通窿變東龍

東龍島又名東龍洲,古稱南堂,東龍名字源於「通窿」的諧音,由於東龍島長期受風浪拍打,形成了很多天然海蝕洞,附近村民便索性稱它作通窿洲,後來才改稱東龍洲。小島雖近乎無人居住,但每逢假日仍是很多人的露營、燒烤、放風箏勝地,若是攀崖愛好者,更會來這裏練習,皆因東龍島的懸崖特別多,甚至吸引過不少劇集來取景拍攝跳崖,真是另類賣點。

1.碼頭

從碼頭下船,登一小段石階到士多後,路徑便分左右兩條,一般遊客只選擇向左走,經假日士多及露營區,再到達東龍炮台,最後原路折返碼頭離開,全程輕鬆自在,一家大小行也適合。若選擇向右走,便可去到島西面的古石刻,看完如不折返碼頭,便可沿山路經過鹿頸灣,走過峰頂發射站,沿小徑下山走到露營區,看完東龍炮台才回到碼頭,以逆時針方向作環島遊;不過下山路崎嶇難走,選擇前必須三思。

2.石刻

從碼頭走到觀景台,約需25分鐘,從觀景台側的崎嶇山路下行約20分鐘便到達海邊,可觀賞到法定古蹟「東龍石刻」,據1819年王崇熙的《新安縣志》記載:「石壁畫龍,在佛堂門,有龍形刻於石側」, 就是指這個石刻。它是現時香港境內所知最大的石刻,其紋飾頗為複雜,整個圖案狀似龍形,雖在遠處,仍清晰可見,極引人注目。惟古蹟現已被鐵籠圍着,不復舊觀,要注意下山觀賞東龍石刻的一段山路,極為陡峭,行走必須小心。

3.南堂頂

從石刻循原路折返觀景台,繼續前進至鹿頸灣,可在此觀賞海景,下走至分支路,可先右走鹿頸灣的發射站及附近山崖,或略過此段不行,直接向左邊路線繼續走,一直沿水泥路徑行,最後可抵達南堂頂峰(232米)的發射站。南堂頂是整個東龍島的最高處,山勢雖不高,但景觀開揚無阻,可眺望南堂尾的無線電發射站。圍繞發射站欄杆走不久,便可沿崎嶇的小徑落山,這段路枝葉橫生,加上下山路段陡斜,要小心慢行。

4.斷崖

當下山路漸貼近海邊,便會途經多個斷崖下的景點,包括鬼洞、噴水岩、潛龍吐珠等,當海浪拍打岩石,激起滔天浪花,極為壯觀。若閣下是攀崖愛好者,你會更加喜歡這裏,事關東龍島有兩個天然攀崖場地,其中一個便坐落在潛龍吐珠(噴水岩)旁。

5.炮台

下山路最終可到達平坦的露營區,從這裏再向右上,便是東龍炮台,此炮台建於康熙年間,根據《新安縣志》的記載,東龍炮台是為防禦海盜而設,由兩廣總督楊琳下令興建(約建於1719年至1722年),由於位處孤島的炮台無論補給或支援均有困難,東龍炮台終於在1810年被九龍炮台所取代。東龍炮台呈長方形,外牆長33.5米、闊22.5米、高3米,過去設有15所營房及8門大炮,使用期間一直有駐軍,現只留下建築的痕迹。

6.營區

從炮台折返營區的路上,會遇上小石屋,內裏原來是小型圖片展覽館,展示了東龍炮台的歷史。再走便可回到露營區,這裏地勢較為平坦及寬闊,加上設置了公用的燒烤爐,故非常適合紮營;若走上風勢較強的坡上,更是放風箏的上佳場所。

7.假日士多

從營區走到假日士多之間,有個海邊石灘,經常可看到巨浪拍石、激起數十呎高浪花的刺激畫面,絕對是拍照好地方,不少人更索性摺高褲管,走到石灘涉水,惟這裏尖石較多,浪花也大,必須小心安全。另假日士多是島上最佳的補給站,不但有燒烤食品及用品供應,其自家製五花茶也頗有名,不少人會趁上船回程前來飲番杯呢。

INFO

全  程:約7至8公里

需  時:約4小時

難  度:★★★★☆

適合人士:行山經驗者;若無經驗可選擇只看炮台的路段,會較輕鬆。

中途退出點:可略過鹿頸灣的發射站不走,直接下山。

前往方法:每逢星期六、日及假日,西灣河有渡輪前往東龍島,船程約30分鐘。或從鯉魚門三家村乘街渡前往。查詢:2560 9929(林記街渡)

Dick Lau

一石激起千重浪,這裏實在何只一石。

從崖上眺望南堂咀,遠方便是一望無際的水平線。

去東龍島不難,一般遊人也會在假日從西灣河乘船前往。

石刻呈現出獸狀刻紋,現有鐵籠保護。

南堂頂為東龍島最高點,約232米,有發射站,很易認。

東龍島經長年的風吹雨打,天然海蝕洞特別多。

東龍炮台已再沒有鐵炮,只有石牆及軍營地基遺址。

露營區是全島最平坦的地方,聚集的遊人也最多,假日相當熱鬧。

假日士多是最佳補給站,店主還把來拍戲的明星合照全貼在牆上,頗壯觀。

東龍島的斷崖極陡峭,故一直是攀崖愛好者的練習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