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談日本:躁狂式演繹

大河劇《平清盛》收視低迷,不單是劇本及拍攝手法的問題,恐怕跟主角們的演繹也有關。

飾演平清盛的松山研一過去在電影《死亡筆記》初擔大旗飾演L,造型神似,演繹亮眼,將角色演活了,可見他的演技及潛質皆優秀。然而他在《平》劇的演出,我給予不合格的分數。

《平》劇啟播前松山曾接受電視台訪問,談及演繹方式,他形容平清盛本是被貴族看不起的武士,平將這份屈辱化成奮鬥往上攀的能量。

松山在劇中的演繹是,動輒青筋暴現,怒叫狂吼,我感受不到那是能量,只覺得平清盛患有躁狂症。歷史記載平清盛只是性情陰險,並非躁狂。

演員的演技獲得認同後總以為「不交足戲」就無法披露自己的演技,每每愈演愈誇張,相信松山陷入了這種迷思中。若再舉另一例子,就是藤原龍也。

岡田將生飾演青年版的源賴朝暫時戲份不多,但負責每集開端的聲音解說,本應帶出氣氛,起關鍵作用;可惜他的聲線柔弱,語調像照稿讀,套用於波瀾壯闊的時代劇,顯得有氣無力。

看電影《惡人》時覺得岡田演劣質富家子的表現甚佳,看來是負責製作的韓裔監督導拍得好。

將平清盛部分躁狂特質抽走移至源賴朝身上,從源賴朝抽走部分柔弱特質與平清盛交換;平衡之後,也許兩個角色都變得恰到好處。

藍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