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ith×Samson科技演繹藝術

從前,在城市生活,與人互動溝通是必須的行為。

但科技光譜的推進,比高鐵速度還快。我們口中所說的溝通,好像已不必再面對面,更不需要對方的即時反應。林欣傑(Keith)與楊嘉輝(Samson),兩位土產新媒體藝術家,用影響你我日常生活的科技,進行藝術創作。原來,用科技演繹藝術,其實可以很Layman。

S︰Samson K︰Keith

高科技不在此範疇?

「新媒體」,一個沒有是非黑白價值觀判斷的創作模式,但科技與你我的生活圈子唇齒相依,是改善生活?還是癱瘓人與人之間的真實溝通?新媒體藝術,利用非傳統的介面,以不同形式傳遞訊息,與觀者互動。不以高科技掛帥,但以科技做主體而又可以做到一件成品出來,過程就是藝術創作的一部分。

S︰ 說「新媒體」,我唔會睇個「新」字!傳統油畫會用畫布、雕塑藝術會用銅等,都只是用來表達創作的一種媒介,只是,新媒體用到的是我們日常生活所用到的東西。

K︰ 同意!我反而認為應以「電子」來形容(新媒體),因為當中必會涉及電子元素。現時的科技對人類來說已去到「Second Skin Level」(第二層皮膚),沒有科技,日常生活亦變得不自在。我不是刻意去用哪個媒體,而是用手頭上最「就手」的媒介創作,就是我們講緊的「新媒體」、或「電子媒體」。當中非因為我要去玩「新媒體」而做,更不是科技晒冷!要晒冷高科技,有排都未到我哋,我哋反而是「低科技」!

S︰ 其實硬要與傳統藝術比較的話,新媒體的門檻更低!傳統藝術有幾百年既定的論述系統,去討論一幅畫是好是壞,然而,新媒體藝術未有一套既定的系統作論述,而好玩的地方就响呢度!新媒體藝術與傳統藝術相比,與受眾互動更多,所以感官層面上應該更容易理解。

沒有聲畫的溝通?

WiFi、Internet、WhatsApp、SMS、Email,不同訊息充斥公共空間中。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已發展至肉眼看不見、耳朵聽不到的層面。

K︰ (小記:是否受科技發展而被影響?)我就徹底係,但Samson就唔係!

S︰ 我唔會用iPhone,我係最近1個月才轉用Smartphone!Resist咗好耐,但最後都抗拒唔到,到轉用時,心諗:「算啦!我喺度Resist啲咩呢?」不過我都識得一個朋友係連手提電話都無!

K︰ 反而响我們的圈子中用iPhone的比例偏低;就算我係Apple Fans,但都未轉iPhone 4。至於溝通方式,我都會用WhatsApp同人溝通,都叫你(Samson)裝o架啦!

S︰ 喂!其實我好怕講電話!因為好怕聽到人哋的語氣,有嘢傾會用Email解決。就算以前無WhatsApp,SMS我都怕!又怕別人留低Voice Mail時聽到對方的情緒!所以以前最鍾意將Voice Mail飛落秘書台(Call台),語氣就隔咗一層,WhatsApp幾好,對我來說這對人與人溝通沒有正或負面影響。

K︰ 你係選擇Filter一些你唔想聽到的訊息。

S︰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總會Commit with一些情緒,有時我只係想「知道」一些訊息,而不是一些情緒,用Email、MSN鬧交都冇咁「應」啦!

K︰ 我習慣拎起電話直接溝通,我太怕來來回回,或者唔知對方收到(訊息)與否,又或曲解我的意思。不過現時教書對着(90後)小朋友,見到佢哋完全唔同人直接溝通,用電話影咗張相,然後會說:「畀你睇吓?」、「唔好啦!你WhatsApp我啦!」喂,其實佢哋坐隔籬位咋!

網絡社交是好是壞?

由Twitter、微博、Facebook到Google+,我們說的社交網絡,已由科技層面發展至日常生活的一大部分,在網上與朋友「Social」,其地位與吃喝拉睡無異。

S︰ 正如我的作品《無為機械》,其實不帶批判成分,作品也只是反映我的習慣。只是想說拎着手提電話死捽爛捽,是肉體層面上的歡愉,而這種感覺是可以由機器中獲取。當對住一件科技而又不懂得它的話,關係會變得很附庸。

K︰ 我的作品也不帶批判成分。其實「訊息」一直存在大眾身邊,只不過我哋肉眼看不到;當然這種現象沒有對錯、好壞之分,只是,我們每一個人也共同參與。

S︰ 每一個年代都有一個新科技,以前由手寫到發明活字印刷也是一種科技的進步;至於科技令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變好或變差?我唔知。當每一次有好重要的科技發展,都會影響人與人的溝通,現象不能帶價值觀的批判,因為一路以來歷史也在變,最重要是自己Aware到科技在變。

K︰ 我反而覺得(科技)對溝通有幫助,我都有用Social Media,但唔會用來宣洩情緒!如果連私人情緒、心事也要透過這種如黑洞般的空間分享,咁即係反映你無其他空間去Share!都幾慘!我大部分學生(90後)都喜歡Share有關心情的Status,「瞓遲咗!」、「食咗個杯麵!」等私人又瑣碎的事,但又會有好多Feedback喎!可能佢哋就係追求這種存在感,又或者現實存在感太低。

S︰ 其實都無理由唔用Social Meida,雖然世界社會都有討論Facebook不尊重個人私隱,但就因為正正有討論平台、空間,才會有Adjustment;當然,又無需要抱着「我要喺深山生活」的態度去對待佢嘅。

電話鈴聲是……

跟他們談起,小記的手提電話沒「響」很久了,最多的是「叮叮」、「咇咇」,或「噹噹」聲,皆因SMS、WhatsApp、Push Email、Facebook訊息提示充斥;工作需要、與朋友約飯局,或與另一半嘔氣,也是努力埋頭用指尖在電話屏幕疾走解決。放心,忘了告訴大家,本文對話,是一次面對面、有情緒起伏、有眼神接觸,時而充斥笑聲的一次「真實」的互動溝通。

About Keith

生於80年代,現職藝術團體dimension+藝術總監、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及香港藝術學院客席講師。作品曾於世界各地多個藝術展展出,包括FILE(巴西聖保羅)、Split Film Festival(克羅地亞)、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及香港藝術雙年展等。其大型互動裝置《左左右右瑪利奧》曾獲奧地利電子藝術節2008互動藝術組別的榮譽提名獎,並曾榮獲香港藝術發展獎之藝術新秀獎(電影及媒體藝術)。

《左左右右瑪利奧》

以電視遊戲機背後的部分概念與重點,透過整個遊戲的互動過程,讓玩者可以重新思考自己玩家與遊戲之間的關係。

《Signal Morphor─訊變》

當觀者走近裝置,身上電話或電子裝置所產生的訊號,會與它發生互動,Keith藉此演繹人與城市中萬千訊號的影響。

About Samson

有古典音樂王子之稱,其創作融合古典音樂、科技及新媒體元素。2007年,憑任天堂Gameboy為創作靈感的裝置作品《快樂時光》成為首位獲選為「Bloomberg新一代藝術家」的本地創作人。2009年,獲美國CNN環球網站選為「top 20 people in Hong Kong to watch」之一。曾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作曲博士學位,現為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助理教授。

《電子安魂曲:皇后萬歲》

2009年,Samson與香港城巿室樂團合作,以紀念皇后碼頭為題材,找來羅蘭姐擔演多媒體演出。

Samson喜歡將Classical Music元素加入新媒體創作,嘗試顛覆古典藝術對完美追求。

Jackie

Keith
要晒冷高科技,有排都未到我哋!我哋反而是「低科技」!

Samson
一路以來歷史也在變,最重要是自己Aware到科技在變,因為世界是不斷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