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敏感救亡

皮膚敏感發作時,猶如在剝殼雞蛋般的皮膚上,插滿了尖刺,將肌膚刺激得痕癢難當。患者多數因接觸致敏原而病發,身上長出紅疹,有時甚至難以抵受痕癢而抓到「血漬斑斑」。想避過一劫,便要認清皮膚敏感的種類,注重潤膚、補濕,杜絕致敏原的「攻擊」,鞏固皮膚的防禦膜。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有保護身體、調節體溫等作用。這一層薄薄的外皮,作為接觸外界刺激如乾燥 、冷熱、紫外線、化學物質等的第一道屏障,會隨着身體狀況、致敏原的強弱,引發不同程度的皮膚敏感問題,觸發紅斑、丘疹、灼熱、痕癢、乾燥、脫皮等狀況,有損外觀之餘,痕癢不適的情況亦令人寢食難安。

敏感症包含甚廣

皮膚科專科醫生王夢貞指,皮膚敏感其實是很「籠統」的說法,事實身體各器官都有機會因為接觸致敏原,而引發過敏反應,譬如有些人進食奶類、蛋類食物會出疹,有人卻會出現突發低血壓及休克的狀況,不過皮膚作為接觸外界刺激物的第一防線,固然首當其衝。王醫生解釋:「常見的皮膚敏感症,有因為接觸到致敏物質引起的『過敏性接觸性皮炎』、 蕁麻疹(風疹)、具遺傳性的濕疹等。一旦皮膚敏感發作,徵狀包括痕癢、紅腫、出疹、血點、水泡等,反覆發作、抓癢後患者皮膚會變厚、變黑、乾裂及脫落,這些徵狀最常出現在頸部、面部、膝蓋及手肘的彎位。而比較少見的『光敏性皮炎』,皮膚敏感的位置則多發生於容易接觸陽光的面部、頸部和頸前『V』形區、手背及上肢。」

至於致敏源頭,王醫生指常見的接觸性敏感原有金屬硫酸鎳(Nickel)、香料混合物及氯化鈷(Cobalt),而食物方面,蛋類、牛奶、花生等,亦是經常引起敏感狀況的罪魁禍首。除此以外,塵埃、毛髮、金屬、化學物品及藥物等都有可能是致敏源頭。而環境、天氣、免疫系統的運作亦列入發生過敏反應的原因之列,要減少皮膚敏感發作的話,保持心情開朗、輕鬆對病情控制亦有裨益。

治療先尋源頭

皮膚出現斑點、發紅、痕癢或痛楚等感覺,有機會表示皮膚已出現過敏的狀況。此時,皮膚可能會痕癢難當,但抓癢時皮膚引起的破損,會進一步令身體接觸到環境的敏感原,且更容易引起細菌感炎,引起發炎.若皮膚敏感情況持續,應盡快向醫生求診。「治理皮膚敏感,首要先了解致敏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安排患者服用藥物或使用外用藥膏。若患者被診斷出只患了風疹,很多時候毋須處方藥膏,徵狀於數小時內便可以消退,以口服抗組織胺藥物控制即可。倘若病人患有痕癢難當的濕疹,由於抗組織胺止痕力不大高,需要處方藥膏控制發炎,令傷口更快結痂。」

一些敏感反應嚴重的患者,單靠塗抹藥膏或抗組織胺藥物,病情可能未見好轉,便可能需要服用類固醇藥物來控制。王醫生指,很多人一聽到類固醇就十分抗拒,擔心會為身體帶來副作用,其實醫生處方類固醇,會慎重考慮病人的病歷、年紀,劑量、使用的位置、時期等,患者應該遵從醫生指示服用,將身體的影響降至最低。

貼布測試Check敏感

王醫生提醒,除以藥物控制,日常生活中對皮膚妥善護理,亦有助避免皮膚敏感反應再現。「對付過敏性接觸性皮炎,理所當然要避免接觸源頭。若未能認清自己的致敏原,可以考慮進行『皮膚貼布測試』,貼布測試可測試的敏感原十分廣泛,而常用標準敏感原有24種,測驗為期5天。醫生會將敏感原貼上測試者的身體,讓貼布接觸皮膚48小時,然後根據斑貼位置呈現的反應,診斷測驗者對某些物質是否出現過敏反應。」

另外,恒常的皮膚護理亦尤關重要,患者尤須注意補濕,同時維持皮膚油脂膜的健康。夏日炎炎,首先防衞紫外線對皮膚的侵害,故防曬工夫不可缺少。不少化學物質亦是致敏原,一些化妝品、染髮劑等可能含有人造香氛、色素和酒精等,長期使用能對皮膚造成很大的負擔,故選擇護膚品、化妝品時,應盡量使用低敏成分,避免果酸、水楊酸等容易致敏的刺激性成分。同時,亦宜增強身體免疫力,提升自行預防敏感的能力,睡眠充足可讓皮膚細胞有機會自我修復,亦應注意勤於清洗及更換被單、枕頭套等床上用品,以防細菌、塵蟎孳生,減低皮膚不適的機會。

1.感覺痕癢時,要盡量忍受不要抓癢,因為皮膚一旦破損,就更易受致敏原影響。

2.光敏性皮炎患者接觸日光後,暴露於日曬下的部位會出現水腫性紅斑、丘疹等,伴有明顯瘙癢,此類患者必須注意做好防曬工夫。

3.金屬是引致敏感反應的常見致敏原之一,若發現金屬扣、頸鏈等覆蓋皮膚的位置紅腫、痕癢,有機會是敏感反應的警號!

4.花生是其中一種最常見的致敏食物,而且,多數人會一輩子都對花生有過敏反應。

5.保持皮膚濕潤能減低皮膚因乾燥而痕癢的機會,在秋冬時間可於家中放置放濕機增加空氣濕度。

6.皮膚敏感患者要小心選取配方溫和的護膚品及沐浴液,洗澡水不宜過熱。

7.除了接觸致敏物質,環境及個人的免疫狀態亦會增加出現敏感反應的機會,例如膠拖鞋質料不透氣亦有增加過敏的機會。

8.家族患有皮膚敏感或鼻敏感等的病史,會增加子女出現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

濕疹易翻發 宜多管齊下

濕疹於中醫稱為「濕瘡」,可生於身體任何部位,例如耳部、頭、面、手、臍部、小腿等位置,很多時間呈對稱分布。康和堂註冊中醫師任立新指:「病人會感到患處非常痕癢,忍不住用手搔癢,時常引致皮膚麋爛、滲出瘡液,甚至會含膿。而且,病情會反覆發作,慢慢皮膚會因而變厚,表面粗糙,長出隆起的瘡痂。」

任醫師指出,皮膚病多由 「濕」、「熱」積聚化成「毒」而起,濕疹亦不例外,患者的體質一般屬於先天性脾胃虛弱型,當適逢飲食過量、多進食辛辣、蝦蟹海產等高刺激性的腥臊食物,又或於夏季大量進食生冷食物,以致濕毒困身,便容易引致脾臟運化失常,「濕熱內生,再加上一不小心感受風邪,於是,便出現『風濕熱互相纏擾』的情況,形成所謂的濕疹。治療濕疹,最好是以中藥內服、外洗,加上針灸。另外,無論任何類型的濕疹患者,亦應避免使用肥皂或過熱的水洗澡,以防皮膚乾燥,令病情惡化。日常飲食宜戒吃辛辣、蝦蟹海產及牛、羊肉等食物,平常可以中藥煎水浸洗皮膚,對控制濕疹都有效果。」

濕疹外洗方

材料:白鮮皮、苦參、蛇床子(各1両)

方法:將材料連同12碗水,以中火煲30分鐘,每晚浸一次,每次15分鐘,直至患處情況改善。

內服中藥

濕疹患者,按其臨床伴隨徵狀,可分成「濕熱」、「脾虛」及「血虛風燥」三種類型,以下提供針對每類型而設的中藥湯水,助你擺脫濕疹。

大生地銀花水鴨湯

對象:濕熱型

特徵:發病時間急,痕癢不止、皮膚損破灼熱、黃液淋漓,常見伴有腹脹、口渴、便秘、小便短赤。

材料:大生地5錢、金銀花3錢、水鴨1隻、瘦肉6両

做法:水鴨清除內臟,洗淨,加入所有材料及清水10碗,煲3小時。

土茯苓赤小豆龜板煲湯

對象:脾虛型

特徵:發病較緩,皮膚損破微紅,發癢流水,伴有胃口欠佳、精神疲倦、小腹脹起、大便稀薄等徵狀。

材料:土茯苓1斤、赤小豆2両、龜板1對、瘦肉6両

做法:土茯苓切片,連同赤小豆瘦肉龜板,加入清水10碗,煲3小時。

消風排骨湯

對象:血虛風燥型

特徵:慢性久病,皮膚損破色暗,非常痕癢但不流黃滋液或水液。

材料:川芎3錢、當歸3錢、大生地5錢、赤芍5錢、白鮮皮5錢、防風3錢、荊芥3錢、金銀花3錢、排骨8両

做法:所有藥材先洗淨,連同排骨,加入清水10碗,煲3小時,即成。

外敷內服,加上針灸,是中醫治療濕疹最有效的方法。

不想抓癢抓餐懵,就要忍忍口,避免進食辛辣、牛肉等食物。

Ivy

皮膚敏感可由接觸過敏原而起,讓原本光滑的肌膚出疹又痕癢,不論男女老少,都飽受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