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航愛惜身體

運動是一項有益身心的活動,經常做運動,抵抗力增強,患病的機會自然會減少。然而,過多的運動量,不單止未能達到強身健體的功效,反而會造成關節勞損。早年贏得全港長拳和劍術冠軍的杜宇航(Dennis),曾因過度操練,以致左膝關節內的半月板受傷,令他的彈跳和負重能力都大大下降,從此明白運動應適可而止。

Dennis最初與武術結緣,完全因為興趣,在他年幼時,功夫片非常盛行,天天看李小龍、李連杰的電影,迷戀多齣經典作品裏的拳腳功夫,看完還未足夠,回家還要模仿一番。父母眼見兒子這麼喜歡,加上武術能強身健體,便索性帶6歲的他去學武。

老師鼓勵 當運動員

也正因為興趣,Dennis進步神速,在香港武術分齡賽拿到第二的成績。同年香港武術隊要選拔一批年輕的選手,年僅12歲的Dennis被挑進去。他說從來沒想過當運動員,因為在香港,當運動員給人的感覺是沒甚麼前途,練武就像是某種業餘興趣。一晃眼到了15歲,Dennis開始正式思考到底要當運動員,還是像其他同學一樣以讀書為重,最後體育老師的一番話啟發了他。「老師指當運動員只能趁年輕時,讀書呢,年紀大了也可以,要是你年紀大了再當運動員就是不可能的事。」當時Dennis立定決心走上運動員之路,此後訓練的時間慢慢多了起來,並且憑藉良好成績,在港隊推薦下進入北京體育大學繼續深造,專攻武術。這段期間,Dennis成績斐然,18歲就成為第五屆世界武術錦標賽長拳冠軍,之後又獲得第十四屆亞運會長拳、刀術、棍術全能亞軍等獎項。

學習長拳 益處良多

Dennis表示:「長拳是拳術中之流派的統稱,如北方的查拳、華拳、花拳、劈掛拳等,都屬長拳類。當我接觸長拳這種武術後,發現是一項很好的帶氧運動,可以增強心肺功能運作、促進血液循環,還可以加強身體柔韌性、平衡力、關節活動,紓緩工作所帶來的壓力及減輕精神緊張,以達致強身健體及平均發展的好處。」

苦練過量 受傷收場

轉眼到2005年,Dennis在山西積極備戰第十屆全國運動會,他說:「當時每天撇除飲食、睡眠之外,其餘的時間,我都苦練長拳,心想愈練習得多,成績便會愈好,沒料到有一天,在練習了十多小時後,為了多練一次套路動作,在雙腳落地的一剎那,感覺左膝非常痛,痛得不能站起來,隊友們立即把我送入山西的醫院,醫生指我的痛楚是沿於左膝內的半月板碎了而引致,需要進行手術,由於北京醫學比較發達,所以醫生建議我到北京體育醫院動手術。手術後,雖然可以走路,但彈跳和負重能力都大大下降,左腳平時可以踢十塊鐵餅的,傷後降到只能踢兩塊鐵餅。那一刻真的感到很絕望,苦練多時,竟因腳傷而錯過了比賽,當時曾有怨恨自己何以覺得疲勞,卻還要繼續練習下去?」

受傷過後 學懂護理

幸而,Dennis很快便冷靜下來,加上得到教練、朋友的鼓勵,他重新振作起來,忍受左膝的劇痛而繼續進行鍛煉。由於沒有半月板的緩衝,跑跳時骨頭和骨頭直接摩擦,令膝蓋骨腫脹,擠出很多髓液,須每隔兩天抽液一次,最多時抽滿兩針筒近40毫升。每抽一次都會疼得他額頭冒汗,但他還是堅持鍛煉,2年下來,把左腿練得恢復了彈跳能力。

由於早年還是運動員身份,所以即使受傷,Dennis仍然每日用上大量時間去練習長拳,直到退役後,Dennis才開始護理自己的關節,他謂:「現時不敢再長時間做運動,始終運動過量並不是好事,不單止會令關節受損,嚴重的更可能對生命造成威脅,所以現在每星期都只會做3至4日運動,每次約1小時,之前更要做足熱身運動,以免關節未能一下子接受運動所帶來的大幅度動作而受傷。」

半月板減關節震盪

半月板位於膝關節中,股骨末端及脛骨頂端,位於內側和外側的兩塊C形的纖維軟骨,外圍較內側厚,在橫切面上呈三角形,對分擔負重壓力、穩定關節作用很大。半月板出現創傷,主要因為外傷及退化,運動員便最容易因外傷引致半月板受傷。而長者亦可能因為半月板退化,水分流失,而導致退化性破裂。因此,大家要小心留意,膝蓋有否突然被Lock住的感覺,但當你左擰擰,右擰擰,突然又解開了。不要以為這是玩解鎖把戲,其實好可能是你的半月板已響起警號了。

嚴重破裂須切除

對於過多的運動量而造成關節受損,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以跑步為例,若跑步時間過量,大腿肌肉不斷收緊及小腿上提,令俗稱「菠蘿蓋」的臏骨向下壓,也令它之下的軟組織發炎。不少患者行走時不會痛,大幅度動作時才會痛,往往令當事人忽略及時處理的警覺性。此外,膝關節亦會因運動量過多而令韌帶拉傷甚至撕裂,若韌帶撕裂而不作理會及繼續運動,會令半月板因而受摩擦破裂。雷教授指出,若半月板的破裂程度不嚴重,尚且可以用手術修補,否則或要切除,大大影響日後膝關節的活動能力。

因此,雷教授建議大家在運動前宜進行拉筋熱身,這有助強化及提升肌肉能力,保護關節,此外,運動時要留意地面有沒有沙石、濕滑、梯級及坑渠蓋,亦宜穿着鞋底有坑紋的波鞋。他亦認為正確的運動量為一星期3至4次,每次20至60分鐘,亦應監測運動勿過量,取得運動量和體能的平衡,避免身體出現過勞,造成反效果。

Dennis防創傷小貼士

1.正確熱身:熱身可使關節、肌肉預備適應大幅度的伸展動作。完成運動後也要做冷卻運動,可以帶走運動後新陳代謝所產生的乳酸,減少肌肉痠痛的情況。

2.了解自己:如果本來甚少做運動,基本上體能屬於一般,故此做任何運動都要量力而為,不論運動的難度及所進行的時間,都要適可而止。

3.運動裝備:不同的運動需要不同的裝備,如行山要穿行山鞋、跑步要穿跑鞋、打波要有球鞋,適當的裝備有助保護身體,減低受傷的機會。

4.環境因素:留意周遭的環境是否安全,如濕度太高、溫度過高或過低,空氣不流通,都不適合做運動。

5.勿掉以輕心:運動創傷不止發生在運動初哥身上,一些經常做運動的人士也有機會受傷。如很多專業運動員,為了有更好的表現,經常做重複性動作,令有關部位勞損,因此他們做運動前要有良好的計劃,多聽從教練的指示。

L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