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飲10杯水 腎防有石

孕婦為了給最多的營養予胎兒,以及避免於生育時流失過多的鈣質,往往進食很多補品,然而,攝取過多的維他命、鈣質等,加上少喝水的話,會增加患腎石的機會。李嘉欣早前自爆在懷孕期間過分補鈣,因而患有腎石,需要接受手術清走。想避免相同事件發生在自己身上?即刻看醫生怎樣教路啦!

過量鈣質 結晶體積聚

腎科專科醫生黃煜表示,腎是用來淨化血液,過濾及排出水和廢物,製造尿液,而腎石是由尿液中的結晶體積聚而成,是類似石頭的硬塊。在多數情況下,結晶體小得難以察覺,可無害地排出體外,但也可能在腎臟內積聚,形成大的結石。如果結石大到阻礙尿液排出腎臟,便可產生壓力、引起痛楚和感染。如果有結石隨尿液排出腎臟,當它經過接連腎臟和膀胱的輸尿管時,便可能會引致劇痛;如果結石造成堵塞,便可引致感染,如不予治療則可對腎臟造成永久性傷害。

不同的腎石是由尿液中不同的鹽分所形成,大致分為鈣結石、尿酸結石、磷酸氨鎂結石(又稱感染性結石)、胱胺酸結石等。鈣結石最為常見,由鈣和草酸鹽組成,兩者均為存在於食物中的天然化學物,含有豐富鈣及草酸鹽的飲食,可使這些化學物在尿液中的濃度增高,令結石較易形成。因此,攝取過量鈣質、少喝水、服食過量維他命D、副甲狀腺功能過度活躍、患有癌症、腎病或結節病等人士,都會增加患腎石的機會。

多飲清水 自動排出

想知自己是否患有腎石?可先從病徵入手。黃醫生說:「如果腎石導致尿路阻塞,或下滑至輸尿管,則可引致一側或雙側背部疼痛、肋骨下緣與腹股溝之間的任何部位的痙攣性劇痛、尿液帶血而混濁或氣味難聞、惡心和嘔吐、尿頻、排尿時有灼痛、發熱和發冷等,如果你有一個或更多的上述病徵,便應看醫生。醫生通常可透過身體檢查、測試來進行診斷、顯示結石的大小和位置,以及分辨結石的種類。」

至於治療方法,則取決於結石的種類和成因,大部分結石不需手術治療,每天飲用2.5至3公升清水,加上多做運動,通常便足以把結石排出體外。可是,當遇上體積太大而不能自行排出的結石時,便要透過體外震波碎石術(ESWL)、經尿道鏡結石移除術、經皮膚腎石切除術或副甲狀腺手術來移除。ESWL為最常用的方法,病人毋須接受外科手術,震波會將結石擊碎,使其小到足以從尿液中排出,儘管有些人會在治療後稍感不適,但震波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草酸食物 減少食用

除了飲水不足或失水過多,易造成尿液中的礦物質濃度過高,形成腎結石之外,飲食、遺傳和疾病因素也可能提高人體形成腎結石的風險。黃醫生指出,飲食方面,人體若食用過量草酸含量較高的食物,如菠菜、花生、朱古力、茶等,或鈣含量較高的食物,均容易形成草酸鈣結石。此外,維他命C的代謝產物也是草酸,因此,服用大量的維他命C時,亦應多加留意。服用鈣片及含有鈣的藥劑也應適量,避免造成尿液中鈣的濃度過高。至於遺傳因素方面,如患有胱胺酸尿症、高草酸尿症等遺傳性疾病的人,會較一般人容易形成腎結石。而疾病因素,泌尿道感染、腎臟異常、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痛風等非遺傳性的疾病患者,也屬於罹患腎結石的高風險群。有些愛滋病的患者服用蛋白酶抑制劑之類的藥物,也會提高形成腎結石的機會。

L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