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談日本:不一樣的病名

去年「癡呆症」在香港公開募集新病名並正名為「腦退化症」,原來醫管局等機構至今仍稱為「癡呆症」,因為腦退化並非導致「癡呆症」的唯一成因。

只有民間為免「癡呆症」帶負面色彩而稱為「腦退化症」,但認為「退化」二字不含負面意思的人,是否需要重新報讀小學學習中文呢?昔日,日本也稱為「癡呆症」,後來認為負面而正名為「認知症」,這病名中性得多。

韓國女演員孫藝珍有套舊作叫《抱擁這分鐘》,看了的朋友告訴我,孫在片中患了「老人癡呆症」,我最初不明白為何年輕人也會患此病症,若告訴我那角色患的是「認知症」,會容易理解得多。

明治維新後,日本積極學習西洋醫學,許多病症的漢字譯名比中國更早誕生,例如「癌」。乳癌最初在日本稱為「乳岩」,因患者乳房內的硬塊觸感有如岩石,日本人以「岩」跟「病」字部首組合成「癌」字。「小兒麻痹」也是先由日本人定名,可是目前日本醫學界已改稱為「急性灰白髓炎」。「小兒麻痹」患者雖然大多是兒童,但成年人也有可能患上這種因脊髓神經的灰白質感染病毒所引發的病症。

日語的「水蟲」並非指水中的蟲,而是我們俗稱「香港腳」的「腳癬」,當然不是只有香港人才會患「香港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