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中拾遺:老梗的存在價值

一邊看《B+偵探》我一邊問自己:一早估到晒的推理電影,是不是失敗的電影?

無疑本片的氣氛營造與鏡頭運用非常出色,這點比前作更游刃有餘,然而對於彭導,我一直認為氣氛營造本來就是其家傳寶刀,然而不論彭導單拖上陣或雙劍合璧,故事邏輯與劇情一直都是兩人共同死穴,想不到今次也一樣。

這是一齣刻意破格的偵探電影,觀眾不必猜兇手是誰,因為早就呼之欲出。導演着重的是兇手為何要犯案,着力鋪陳其動機與因由。這類電影嘛,《容疑者X之獻身》乃當中出色示範。其實這類電影只要看最後觀眾有否對兇手這悲劇人物動容就知成功與否了。顯而易見,到了結局,不管現場所見或網上影評,都沒有人認為結局感動,所以嘛……

坦白說,《B+》是一齣找來一堆好演員合力炒出來的冷飯。片中老梗處處,N年前已經講過一億次的弗洛伊德理論,兇手定必有童年陰影,搭上必備的連電視台都用爛的人格分裂橋段,再加毫無新意的主角進入犯人心理模仿犯人思想行動破案,最後令主角成為下一個兇手的老土橋,本片夠膽死共冶一爐,又無特別處理,看完我真的忍不住問:究竟是今時今日的觀眾真的橋唔怕舊,還是導演以為今時今日的觀眾真係會受?

王貽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