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物語:別以偶然為當然

小學有課書《守株待兔》,出自《韓非子》五蠹篇,課文已譯為語體文,話說農夫在樹下休息,見一疾跑兔子撞樹而死。自此以後,農夫日日在樹下等兔。「兔不可復得,其愚行為宋人笑。斯人也,以偶然的事為當然的……」

原來我最記得並非古籍原文,而是後加的以偶然為當然。那時想到,我們要懂得分辨偶然和當然,再要認識正常和異常。近年讀醫先要了解正常,才學習異常,例如高熱是異常,而醫生要將病人的異常體溫調節到正常的。

不少西方電影以童年陰影大做文章,同樣有電影以此取笑創作枯竭的同行。心理學普及以後,許多奸詐的人懂得利用心理病自辯,其實沒有那麼多童年陰影和心理病的。

若以或然率計算,守株待兔的機率並非零,只是近乎零。我們遇上問題父母的或然率卻不低,起碼比守株待兔高得多。如果推作命運,或前世做了壞事,可讓人心裏好過一點,我不認為要否定,但歸咎命運不能解決問題的。

坊間常見的說法是小時被父親虐打,長大後不信任男人,這樣想不見得比守株待兔的農夫聰明。心理學是為人解開困擾,並非愚弄世人,別以為這是心理學理論。

人生總有高低起跌,要是異常好運,別以偶然為當然;要是偶然倒運,別以異常為正常。

關麗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