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茶探歷史

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而澳門則是近代中國把茶文化推廣至西方世界的最早門戶,茶與澳門關係可說密不可分。想更了解茶的歷史和文化發展,位於羅利老馬路的澳門茶文化館是必到之地,自2005年開館以來,便以不同形式的短期和長期展覽,以及茶文化活動,推廣世界茶文化知識和研究,歡迎大家到來「茶」探一番。

遠在17世紀初,澳門已成為中國向西方出口茶葉最重要的轉口港,茶葉轉口貿易地位顯赫,在中國茶葉傳播及貿易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中國茶文化亦伴隨着茶葉貿易而傳播到歐美以至世界各地,並與各地文化融合,展現出新的世界茶文化格局。

首間茶博物館

作為茶葉走向世界的門戶,澳門留下大量珍貴的茶文化遺產,諸如茶詩、茶聯、茶畫、茶樓、茶莊、茶社、茶館、茶亭、茶商、茶人、茶藝及茶俗等,林林總總,為小城增添無限文化色彩。澳門民政總署於2005年6月開設澳門茶文化館,建築面積1,076平方米,是澳門首座以茶文化為專題的博物館。

博物館原址為娛園(即現時的盧廉若公園)的一部分,後由著名建築師馬若龍統籌設計,以原西式建築的面貌為意念作重建,帶有強烈葡萄牙特色的外觀風格,配上中國色彩的瓦片屋頂,構造中西合璧,既有南歐風格,又與該區的葡式建築相配合,並與盧廉若公園內的園林景色互相輝映,凸顯澳門在歷史上所擔當的中西文化融和角色。

澳門茶文化館

地  址:羅利老馬路10號盧廉若公園

開放時間:9:00-19:00,逢星期一休館。

入 場 費:免費

電  話:(853)2882 7103/2858 6250

網  址:www.iacm.gov.mo/teamuseum

走訪文化會館

想多了解澳門的歷史文化,屹立於新馬路的文化會館也要一到。這幢建於1916年的古老中式建築,前身是德成按(即爐石當舖),開業於1917年,原為澳門名人高可寧的物業,2002年獲文化局斥資逾百萬元澳門幣,把部分面積改建及整固修復成文化會館,旨在保存及推廣澳門的獨特文化遺產。

會館的地下及塔樓為典當業展示館,仍保留了昔日當舖的格局,如木窗、木門、木板天花、太師椅等;館內的玻璃櫃存放了一些古老的當舖物品如票簿,在古色古香、懷舊味十足的展示館內走一轉,認識一下傳統的典當歷史,感覺頗有趣。

會館的地舖及1樓前室為精點廊及藝品廣場,1樓後室為金庸圖書館,內裏展示了金庸名著,備有中外文本供免費閱覽,還有金庸借出的小說東南亞版及新編《碧血劍》手稿,是金庸迷不可錯過的蒲點。

想在館內歎杯靚茶可到3樓,以竹君子作主題的「竹蘆」,是三五知己把盞共聚的好地方;「水茶軒」則有各式上佳茶葉、茶具及藝術收藏供客人選購。

文化會館

地址:新馬路390及396號

電話:(853)2892 1811

網址:www.culturalclub.net

尋找議事亭

不少人都知,議事亭前地是新馬路上最繁榮的地帶,但今天的議事亭往何處去呢?原來已變身為民政總署大樓。建於1584年的議事亭,本為一座中式亭樓建築,是昔日明朝、清朝官員與葡萄牙人辦理居留、貿易洽談的地方。1738年,葡萄牙人以8萬両白銀買下議事亭地皮,並興建具葡萄牙建築風格的澳門議事會大樓作辦公之用,這座大樓就是現在稱為民政總署大樓的建築。

澳門議事會葡文稱Leal Senado,意謂忠誠的議會,主要管理澳門葡萄牙人社區的事務,後來轉變為市政機構,先後易名為臨時澳門市政局及今天的民政總署。大樓也曾作博物館、郵電機構、衞生機構、法院及監獄等用途,今天大樓內仍然保留了很多古蹟文物,包括中國境內第一張近代報紙、創刊於1822年的《蜜蜂華報》(A Abelha da China)。

大樓地下右側的展覽廳,定期有各種藝術展覽舉行,而每年12月舉行的全澳書畫聯展,地點便在樓內的畫廊。

民政總署大樓

地址:亞美打利盧大馬路163號

歎杯茶,看看跟茶有關的詩畫,簡直是一大享受。

一杯靚茶,有平靜心靈的作用。

作為重要的茶葉轉口港,澳門留下了不少珍貴的茶文化遺產。

交叉式木樓梯與中式盆栽,盡顯中西合璧風格。

館內茶詩、茶聯處處,詩意得很。

由著名建築師馬若龍統籌設計的茶文化館,以原西式建築的面貌為重建意念。

館內有不少珍貴的茶具展示。

1樓後室的金庸圖書館,展示了不少金庸名著。

館內備有中外文本的金庸名著供免費閱覽。

走上會館3樓,是個悠閒歎茶地。

會館前身是開業於1917年的德成按。

典當業展示館仍保留了昔日當舖的格局。

昔日的德成按今天已成為文化會館,開放給遊人參觀。

水茶軒有免費靚茶試飲。

建於1784年的民政總署大樓,屬新古典主義風格。

走進大樓,濃濃的南歐風情撲面而來。

大樓後方有個始建於1939年的小花園。

大樓建築初期便是這個模樣。

中國境內首張近代報紙《蜜蜂華報》,便收藏於民政總署大樓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