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中拾遺:抽空感

路中拾遺:抽空感

那天有同樣教寫作班的文友跟我說,每次上完課總是感到空虛失落。我問他是因為挫敗感嗎?很多時候,教完寫作班離開學校,在回家途上,都會被無以名狀的挫敗感所填滿。好像忽然變得很渺小,很無力,不被重視似的,在擁擠的俗世塵囂裏漸漸透明。他說,我知道你在說甚麼,我也有過這種感覺,但今天不是這一種。

他說這回是失落感。不算很不捨,不是那種難得地教了一班精靈可愛、好學上進的孩子,教人忍不住掏盡一切就是想把一切所學全部贈予他們的那種熱血與感動,而是一種被抽空了的感覺而已。

我說這是好事呀。也許你還沒習慣教寫作班是怎麼一回事吧!如果是我,那天離開課室沒有感到被掏空,我會覺得那天我沒有盡力,或者因為學生沒有張開雙臂迎接我而感到失落。因為有付出,而且是毫無計較的付出,人才會有被抽空的感覺,多少學生覺得老師沒有用心去教他們,就是因為他們感覺到老師努力在保持那個自我,不願意掏空自己去填滿學生的腦袋與生命,才感到不滿,因此,遇到被掏空的機會,對一個老師來說,幾乎可以說是一種死得其所的幸福。

最悲哀的是,你很用力掏空自己想塞給學生,學生也張開雙臂好想擁抱甚麼,然而大家卻迎向了錯誤的方向,結果,雙方都得不到滿足,卻白白犧牲了自己,浪費了生命。這才是最令人惋惜唏噓的狀況。

而這,偏偏是現今香港教育界的普遍情況。

王貽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