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祖德呼籲 男男女女 齊防乳癌

鄺祖德呼籲 男男女女 齊防乳癌

中國人的傳統教育當中,時常提及男女有別,大至三綱五常,小至衣着規範,兩性之別涇渭分明,不過在病症的世界中,事情可不是這麼樣。本港婦女的頭號癌症殺手─乳癌,不單止危及女士,更威脅男士健康,作為開明新一代的鄺祖德(Enrico),呼籲男男女女都要定期檢查,盡早預防,擊退頑疾。

乳癌是本港第三致命癌症,據醫院管理局癌病資料統計中心數字顯示,本港平均每23名女性便有一人患上乳癌,而且發病年齡更有年輕化趨勢,40歲以下患乳癌的香港女性,比白人女性更多於一倍。雖然相較之下,男士患上乳癌的機會率較微,約每一千人中就有一名患者,但卻不可完全抹煞其風險。

以身作則宣揚抗癌

疾病與死亡似乎是人類的禁忌,但弔詭的是不少創作人往往能從禁忌當中,找到源源不絕的靈感。唱作歌手鄺祖德(Enrico)蟄伏兩年,以都市病為題製作了一隻唱片以及主題小說,以聲音和文字喚起大家對隱疾的關注,關懷都市人的身心靈健康。Enrico說:「都市人生活節奏急促,但卻很少分享,也許很多人覺得尷尬,寧願避而不談,逐漸形成各種病態,影響心理健康。而我相信心理與生理的關係是緊扣的,所以與其逃避,不如想辦法去面對,因此即使我有不快,都會嘗試解決,將負面變成正面。這次我就嘗試將身邊聽到的經歷,變成一隻歌和一個故事。」

着重健康的Enrico,最近更多添了乳癌及遺傳病大使這個身份。「提起乳癌大家都只會聯想到是女人病,但其實男人也有機會患乳癌,只是情況相對少見,絕非完全無關。當然我比其他男士更為認識乳癌,是因為姊姊是乳腺外科醫生,在她影響下令我明白乳癌的後果,以及忽視它所帶來的問題,所以我希望透過個人參與,提高社會對此症的警覺性。」

成因或涉遺傳因素

現時尚未有明確導致乳癌的成因,但環境與生活習慣也是致癌高危因素之一。不過對於香港和亞洲地區年輕女性患者數目急增的現象,瑪麗醫院乳腺外科主任鄺靄慧醫生認為可能涉及遺傳因素:「很多環境因素都會增加乳癌風險,例如採取西化的生活習慣、賀爾蒙影響等,但近年有研究顯示,在患乳癌的女性當中,有5%至10%的個案與BRCA1及BRCA2兩種遺傳性基因有關,只要上述基因出現突變,乳癌風險就會增加百分之65至75,所以若有癌症家族病史的朋友,患癌風險會較一般人為高,而這種基因傾向及與環境的互動關係,對亞洲女性的影響比西方女性更大。」另外,由於男性與女性都潛有BRCA1及BRCA2基因,故此不論男女都有基因變異的機會,以及傳給下一代的可能。女士有此基因突變者,會增加患上乳癌及卵巢癌的風險,而男性則有機會導致乳癌或者前列腺癌。

認清問題積極面對

癌症未必如此可怕,要是患病以後選擇自欺欺人,忽視問題而損失生命才更為可怕。作為預防乳癌宣傳大使,Enrico去年聖誕期間接觸過一些乳癌康復者,分享他們抗癌路上的經歷,Enrico對此亦特別感觸:「部分康復者表示,初時得知有病也不太相信,因為覺得自己太年輕,沒有可能咁都會中啩?亦有部分人說起初家人不願面對患有頑疾的事實,影響治療心情,可見社會上很多人也低估了乳癌的嚴重性。其實盡早認清問題所在,尋求醫生治療對治愈癌症很有幫助,而且患病時期身邊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是非常重要。」

因此Enrico負起教育公眾的決心之餘,亦加倍注重個人健康,所以平日大部分時間都過着規律的生活:「以往因為飲食沒有節制,一晚可以食三餐Full Meal,於是大學時期體重暴升,而且不健康飲食也會增加患癌風險。之後我用一年時間改善飲食習慣,每天做帶氧運動,體形清減後,連思想也覺得靈通了。當然我不是盲目認為瘦就是好看,亦不會放棄美食,只是留待與朋友歡聚才放肆一點,取點平衡吧。」

戒煙戒酒防頑疾

男士若帶有遺傳性乳癌基因,終身患上乳癌的風險較一般人高10倍,病徵同樣是乳房有腫塊、乳頭變異、下陷或有分泌物。由於癌症早期病徵不明顯,故患者常常會忽略而延誤醫治。至於治療方面,男性乳癌基本上和女性一樣,因應情況而接受電療或化療等以減低復發率。乳癌並非不治之症,患者可透過用藥和手術等方法得到治療,而且愈早發現,治愈機會亦愈高。而控制體重、恒常運動、戒煙戒酒,都對預防乳癌有一定幫助。

按情況選擇混合治療

治療乳癌,大家動輒就聯想到切除乳房,因而嚇怕不少女士。其實即使進行外科切除手術,醫生會視乎個別病況,譬如乳癌的階段、腫瘤大小與生長速度等,決定切除範圍與方法,另亦會配合其他輔助性治療方式,常見包括放射治療、化療、激素治療等,以上方法可按病者需要獨立或共同進行。其中激素治療是針對依賴人體激素生長,對雌激素受體呈陽性反應(ER Positive)的癌細胞,因此可採用抗賀爾蒙的藥物,改變體內激素的數量,減緩或停止癌細胞的養分。一般建議療程約需五年,雖然也會帶來一定的副作用,但相比其他療法,副作用相對較少。

定期檢查監察狀況

乳房出現硬塊、形狀有改變,乳頭痕癢、有異常分泌、皮膚變硬或輕微凹陷等都是乳癌的病徵,若懷疑有類似情況,應立即求醫並作詳細檢查。鄺醫生指乳癌有一定潛伏期,假若大家能及早發現並作出治療,痊愈率可達九成,所以要把握治療時機,最有效的還是緊密監察身體狀況。鑑於乳癌年輕化,成年女性應自30歲起每月自我檢查乳房,留意有否發現任何硬塊或異樣;另年過40歲的婦女,亦應每年進行一次全面性的乳房檢查,例如乳房X光造影檢查、超聲波造影掃描等,確保乳房健康。至於有家族病史等高危分子,更應進行乳癌遺傳基因檢查,抽取血液基因樣本化驗,觀察有否存在基因病變。

免費基因普查服務

為進一步增加亞洲人與遺傳性乳癌的認識,本港於2007年3月成立了「香港遺傳性乳癌家族資料庫」,並與香港遺傳及高危乳癌普查計劃 (HRBCP)合作,提供基因篩選等臨床服務,為家族資料庫遺傳性乳癌收集數據,以推行相關研究及公眾教育。由於基因測試能識別乳癌高危人士,評估個別人士之癌症風險,有助及早診斷並作出預防,因此鼓勵年輕早發性的乳癌或相關癌症患者,或有乳癌及卵巢癌的家族病史的人士接受基因測試。現時部分私營醫院都有以上服務,但低收入人士可獲資料庫資助,提供免費基因普查及顧問服務,詳情請參閱網頁http://www.hrbcp.org/chi/index.htm,或致電2835 8877查詢。

Olivia

誰說乳癌只是女性「專利」,為了提升男士對此症的關注,鄺祖德一於身先士卒,擔任乳癌宣傳大使,呼籲男男女女都要提防頑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