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3/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朗談日本:日本國技觀戰

我相信自己是數一數二熱愛相撲的香港人,最初欣賞貴之花出道時的比賽,經歷曙太郎及武藏丸兩位橫綱活躍的年代,直至近期見證橫綱朝青龍宣布引退。慚愧的是,去年才找到機會親身入場觀戰。

多年來只透過電視觀賞,除了因為票價昂貴,舉辦場地隨着賽季遷移也是一大難題。相撲在奇數月份,由東京、大阪、名古屋、福岡輪流舉行。我有時候因工作往日本一星期,配合到場地就配合不到日子,當配合得到日子就配合不到場地,直至去年三月往大阪時才獲到天時地利。

購票時售票員問我選擇朝哪方向的座位,力士分成東西兩邊,由不同入口進場,觀眾會視乎自己追捧哪個力士而決定所朝方向。我所買的是看台「山頂位置」的中下價票,也花了7,000多日圓。比賽結束離席時,我留意到觀眾不乏外國人,因為賞櫻、觀看相撲是歐美人士旅遊日本的熱門活動。

只看表面的話,相撲好像只是兩團肥肉的競技,但細心欣賞就會明白箇中的藝術。

例如力士名單堅持由人手用毛筆來寫、仍然規定力士須穿兜襠布及梳髮髻、賽前進行莊嚴的橫綱入土俵儀式、賽後表演慶祝戰功的弓舞,將古時的傳統完全保存下來。

從這角度看的話,就明白相撲為何被譽為日本國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