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從小吃大:愈土愈潮

人在內地或外地,每當被問到我在香港的生活經驗,很自然就吐出我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這個說法,可是一說到「土生土長」,說來也失笑,因為這個城市的泥土都不是用來種植以供食用的農作物,早就改作商業用、住宅用的建設用途,準確的說是玻璃生鋼筋水泥長,完全不是有機生態。 

但一個社會「硬發展」到了某一個地步,再重新開始對泥土的珍惜、重視,當中先行一步的,竟又弔詭的是城中自視為精英的「潮人」:這些游走各地見多識廣的朋友,不曉得在國外哪個隱世農莊裏吃過了一頓全部用有機材料烹調的早餐、午餐以至下午茶、晚餐直落的美味,從此決定回到自己的城市,也要推廣生產有機種植和飲食習慣。以致近年坊間的新興行業店舖,當中也有一定的比例是綠色主題。

最近一家開到我的石硤尾工作室附近街市的香港土產專門店,就是以提供本地優質漁農產品為己任,二十多款有機或信譽蔬菜包括番茄、生菜、枸杞等等,漁民互助社及南丫島漁民製作的鹹魚、門鱔乾、大澳的蝦醬,本地魚排養殖的有優質魚標籤的海鮮淡水魚,產自米埔的野生蜂蜜,種類齊全都一一登場。這些土產其實也是綠色生活的「潮物」,愈本地化就愈國際化,這個微妙道理你該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