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2/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從小吃大:兜轉回歸

曾幾何時,我們的傳統菜市場內買買賣賣大都是本地土產食品,新市鎮還未開發,耕地、魚塘、雞舍、牛欄、豬欄還在,甚麼魚農產的統營署還未成立,農民們清晨收割瓜果蔬菜、收集雞蛋、屠宰活雞活鴨活豬以至活牛,第一時間用最傳統的運輸方法:擔挑,把這些新鮮食材運送到市區街市攤檔去,又或者更直接的就在街市隨地擺賣—這都是大半個世紀前的街市生活景象。 

接着下來的香港都市化、制度化、管理化,就「化」走了很多日常傳統生活細節。小時候學校春秋兩季大旅行,那些可以讓幾級學生四、五百人一起玩集體遊戲的「田野」,原來就是廢棄了的農田,然後我們目睹魚塘被填土成為停車場、貨櫃垃圾廠,種種流感病毒把活牛活豬活雞一一「迫遷」。未嘗過這些土產真滋味的新一代,無從比較看來同一個模樣的穀物、瓜果、蔬菜、野牛肉,在超市裏賣的與在傳統市場賣的究竟有甚麼分別。

然後物極必反,又到了提倡健康環保有機飲食的新世代。有機作物的消費原則當中,很重要的是先要關照本地生產的食材,一方面是回歸「土生土長」的本土情懷,另方面也對那些飄洋過海徒增了碳排放量的食物Say No。兜兜轉轉其實也沒法真正回歸到全民務農自給自足的年代了,但努力復興僅有的漁農作業,作為一個城市的新生活態度絕對值得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