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2/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路中拾遺:孔子與耶穌

《孔子》好不好看,拿它跟《受難曲》比較一下,立即分曉。基本上拍孔子這類聖人,包袱很大,很容易拍得像教育電視。要不,你從人性角度出發,重新詮釋,懶理有人站出來批評你歪曲史實,卻至少贏得關注與另闢蹊徑的勇氣美名,亦能讓世人重新理解已經非人化的對象,像《基督最後的誘惑》便是。

你看人家外國,有更多群眾基礎、包袱也更大的耶穌,米路吉遜不也是敢於把祂拍成《受難曲》嗎?戲裏也沒有甚麼史詩式大場面,卻更真實,也更血肉淋漓,甚至能讓很多沒有宗教信仰的觀眾,看了也覺得耶穌很偉大,即使不認同,至少同樣感動與敬重。

從這層面看來,《孔子》是失敗的了。失敗是因為電影沒有拍出他人性化的一面,只拍出顛沛流離的一面。他悲,卻不悲壯;看的人,即使不認同儒家思想的迂腐與不合時宜,至少也會對這個投放畢生心血力挽狂瀾於既倒的蒼蒼老人敬佩感動的吧,可是,卻沒有。

細心一想,孔子成長時代,周室早已衰微,孔子怎會不知道自己堅持的理想,根本就是一條不可能成功的不歸路?電影卻沒有好好把握這基本點,不曾嘗試突出他取義之高,如何為世不容,以及明知當時周室衰敗仍「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據史實載,這是當時一個叫石門司門者的人對孔子的評語﹚的淒美勇氣。如果角度放好一點,把包袱放下,孔子可以是一個很動人的題材來的。

縱然不很認同儒家思想,但看到《孔子》被拍成這樣,我還是心有戚戚然的。

王貽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