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1/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路中拾遺:讀錯

在往京都途中,突然收到記者的短訊,問我對於陳克勤議員讀錯字有何感想。他在會議上提到剝奪某些權利時,把褫奪讀成遞奪,被在場的曾鈺成立即糾正。

不過,褫字的正確讀音,其實不是「癡」,而是「始」。根據《說文解字》謂:「褫,奪衣也。從衣虒聲。讀若池。直离切。」原來最初這個褫字的意思,是搶去他人的衣服,後引申為剝奪他人的東西,由有形之物,延伸為無形的某些權力。像我們的投票權和公權,就可以用褫奪這個詞,某些大人物被人免職,也會用褫奪來形容。

香港人日常用字來來去去那幾百個,複雜一點的形容、陌生而精確一點的詞彙,就完全沒輒。

我常常說,不懂是沒有問題的,中文再好的人,也不可能認得世上所有中文字,然而,最重要的,是我們面對錯字時的態度。

有人遇到不懂的字就有邊讀邊,或者自己想像一個讀音,以後遇到這個字的時候,就讀這個自製讀音,卻懶得去查一下這個字其實怎讀、怎解。

往時我們有藉口說字典太重,攜帶不便,回到家已經忘了,但如今網上工具發達方便,隨便找個字典網,或者家中有金山詞霸,按一下就已經知道答案,為甚麼連這麼方便的一步,都不肯踏出呢?

讀完大學,中英文都差,今時今日,不算很失禮,但一錯再錯,錯後沒學懂不再錯的方法,沒有改變自己遇到疑惑時的態度,這種心態才應該羞恥。

王貽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