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1/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從小吃大:大鑊飯

跟最近認識的好幾位內地朋友聊天,他們\她們都碰巧從小到大甚至有人到現在都是跟着「單位」生活,單位無論大小,都有食堂的制度,所以換個輕鬆的說法,他們都是吃「大鑊飯」長大的。

我們這些在香港長大的,大都很難明白這個大鑊飯的生活經驗,頂多就是我們在唸大學的時候,有過那麼幾年在飯堂用餐的經驗,因為飯堂是外判的關係,等於是在一家比平日放大了幾倍的快餐店吃飯一樣,記憶裏我的初中年代,也有過短暫的集體午飯紀錄。我唸的學校有這樣的傳統,每個班級必須輪流跟學校的食堂合作,算是一種體力和組織上的訓練。要幫忙廚房把每天各班級同學訂的飯菜分到班房裏去,輪流當值大概一個星期左右。眼看熱騰騰的白飯一盤又一盤的蒸好,菜呀肉呀一大鍋做好,分進乾淨的金屬器皿中,單就那個氣氛,已經很震撼。這即使未叫我決定要做個專業廚師,也肯定影響我日後對飲食文化生活的整理和研究,充滿好奇發展成興趣。

說回我這些新朋友,倒認為因為習慣了吃飯堂裏的食物,吃甚麼也是隨隨便便飽肚就行,發展不出一種對精緻食物和味道的要求,少了自家烹調的一種耐性和樂趣,吃喝只是一種功能性的活動,有點可惜。我笑說當今時世也變了,不難快步趕上,好吃的還在前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