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路中拾遺:面子有臉

從小到大,作文課老師都跟我們說,面是口語,不能寫出來,要寫就寫臉。因此我們要寫「不要臉」,卻不能寫「不要面」,因為口語是次等詞彙,不能登大雅之堂,儘管口語我們常常說要「畀面」、「唔要面」,但說的和寫的,卻仍然涇渭分明。

那時候的我,只能對老師的規矩唯命是從,卻沒有認真翻查一下典籍,看看老師的話是否屬實——原來,我們一直對「臉」和「面」的理解,是錯誤顛倒的。

我們所理解的臉與面,意義竟跟古人完全相反:「面」原屬書面語,多用於文學作品中,如白居易「猶抱琵琶半遮面」,或者崔護「人面桃花相映紅」便是例子;相反「臉」是口語,多出現於對話之中,中國古代小說裏,常常罵人不要臉,臉比城牆還要厚,都是較活潑的用法。

一直以為臉和面指的都是同一部分,但原來,最初兩者是有分別的。「面」最初還有表面的意思,後引申出體面、顏面的涵義,而臉大約於魏晉時期才出現,較「面」字晚出現,「臉」最初指臉頰,即婦女眼下頰上、兩邊鼻翼至顴骨中間那兩個三角形位置,如白居易《昭君怨》「眉銷殘黛臉銷紅」,指的就是這個部分。此外,「臉」於古代亦有「瞼」的意思,例如南朝梁武帝《代蘇屬國婦》一詩就有「帛上看未終,臉下淚如絲」一句,在這裏,「臉」即指「眼瞼」,跟我們如今所理解的大不相同。

我們常常要求人家畀面,但畀邊度,其實,要求和被要求的人,都不太清楚。

王貽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