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從小吃大:粵港兩邊走

上一代有此一說「食在廣州」,這三、四十年來香港人當然自認把這個銜頭奪過來變成「食在香港」,但隨着內地改革開放的步伐愈見急促凌厲,粵菜在全國還是被認定為高檔的宴客菜系,明顯的是一盤值得投資經營的賺錢生意。所以身在廣州的有關人士,就再一次招兵買馬企圖重振聲威,以奪回「食在廣州」的美譽。

早晚在香港覓食,其實也真的對廣州的美食地理不太了解,即使有甚麼廣州美食指南在身邊,也只是排一大堆地址電話,推介的讚美言辭空泛抽象,而且花多眼亂不知從何吃起,還是得找出當地饞嘴為食的朋友來個指引。想想看身邊認識的好一群在廣州辦雜誌的朋友,但似乎也沒有哪位特別愛吃,這真叫人開始懊惱。

答應了一位留駐在廣州的香港朋友,跟她在網上作個視頻對談。到了廣州她來接我,也把還沒有吃晚飯的一行幾人接到珠江新城的一家開業不久的「炳勝」。據說這家專售家常小炒的名店早已口碑載道,老店在舊區西關,比較街坊,新店就走高檔路線,既有鮑參翅肚菜牌,也有原來的街坊價錢。當晚吃的都是清湯浸玉豆腐、磨豉蒸魚雲、雞蛋炒芽菜、蒜蓉炒番薯葉、芋頭燒鵝等等家常菜,但卻真是驚為天人,座中有老廣州說出中肯評語:說到烹調技法的融會貫通,香港技勝一籌,但說到對傳統食材的大膽豐富利用,廣州方面依然得天獨厚,味分高下,為食的我們還是得兩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