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從小吃大:噓寒問熱

嘴角有個小裂縫,也許是被食物割傷的熱氣痕迹,明顯就是這個星期以來在峇里旅行途中有點太放肆的吃香喝辣,幾乎不停口的吃炸得香脆的帶點苦味的豆餅、鮮美的蝦片,以及淺嘗一點着實也不敢多吃的炸豬皮和炸雞皮,再加上在猛烈太陽底下走來走去,躺在泳池曬曬太陽之際又昏昏睡去,沒有中暑已經是萬幸,這個小裂縫算是小意思了。其實初到陌生地方,饞嘴為食的傢伙如我又得顧全身體健康,確是有點難度。

尤其相信的不止是一般西醫的甚麼飲食均衡,而是中醫學的寒涼溫熱,因為不同地域、不同季節與不同體質、不同狀態的不同配合,總說不準該吃不該吃,惟有是只吃一點點為妙。

就像眾多長相造型奇特甚至兇猛的熱帶水果,表皮凹凹凸凸,顏色艷麗炫目,市集中見攤販大刀劈開來露出更驚心動魄的果肉,簡直就是在考驗陌生顧客如我有否過人膽識。早知榴槤性熱,山竹性寒,正好互補,但大樹菠蘿究竟是寒是熱,忘了先問問中醫。

而這回碰上的一種前所未見的蛇皮果,小小如Kiwi一個,但表皮的顏色質感紋樣完全跟蛇皮無異,剝開薄薄果皮露出雪白爽脆的果肉,甜且澀,有點肉荳蔻的味道,這個新相識的異物究竟是甚麼屬性,恐怕我的博學的中醫也未必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