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類金融投資產品的發展在西方的成熟市場愈來愈普遍,為甚麼引入內地後,卻成為導致市場產生亂象的根源?其實是跟市場投資者社群組合不同有關。歐美市場以基金投資者為主導,而內地市場,仍是散戶的天下,前者包括資訊等市場認知與投資技巧兩者俱備,後者只偏重消息進行炒賣,欠缺對投資產品的實質研究與認知,自然無法跟前者比併。

八七年股災,香港首次蒙受衍生期指市場及投資者帶來的禍患,此後20餘年,於國際化與市場發展的口號下,港股相繼引入西方各類衍生產品,包括認股權窩輪、牛熊證,以至最經典的衍生工具、○八年把不少高端客殺得「血流成河」的「累計認購股權」(Accumulator)等,這個發展令本地投資社群的組合,自20多年前由散戶主導,漸演變成為由機構投資者主導。

散戶市場易生亂象

衍生產品美其名是為投資者提供對沖風險的一項金融工具,原本的發展對象是專業投資者,但發展下來,曾幾何時有專業基金投資者善用這些工具去對沖風險?結果不是變成與散戶對賭的「賭具」,便是變成他們用來「愚弄」散戶的工具。

在○八年金融海嘯前,由於細價股不再如八十、九十年代般活躍,炒開細價股的本地散戶,因而一窩蜂轉炒認股權窩輪與牛熊證,令上述衍生產品一直高佔市場日均交投約三成。結果以國際投行充當如「莊家」的發行商當然賺大錢,但如「賭客」的散戶有多少個能獲利,不問可知。同時由於大部分散戶被吸引去炒認股權窩輪等衍生產品,令本地散戶對上市企業的實質投資大幅減少,間接影響上市企業於市場再集資的功能和機會。

筆者並非對衍生產品心存偏見,這實際上是市場發展的趨勢,要擋也擋不住,但應否毫無保留地完全引入?何時引入?要看市場及投資社群的組合有多成熟,衍生產品雖不致給本地市場帶來亂象,但卻改變投資生態。本地散戶數目只約200萬,內地市場卻有九成投資者、超過一億五千萬都是散戶,大部分人投資認知與技巧不足,內地遽爾引入各類衍生產品,難以保證不會產生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