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香港一步之遙的深圳上月樓價按年暴升五成七,繼續冠絕全國七十大中城市,其他一二線城市樓價錄得雙位數升幅的比比皆是,與內地經濟表現完全背道而馳。另一方面,三四線城市庫存問題嚴重,樓價跌勢恐短期內難以扭轉。

內地不同城市之間,樓價分化加劇,導致中央的貨幣政策左右為難,可是調控責任若更多留給地方政府,只會暴露更多矛盾及利益衝突。

國家統計局公布,上月七十個主要城市樓價表現,「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繼續獨佔鰲頭,深圳過去一年樓價異軍突起,「北上廣」期間也緊隨升一成二至兩成半不等。撇除所謂的剛性需要,令人擔憂很多入市的買家並不理性,造成樓價失控狂升。

接近上海的蘇州市政府昨推出限價令,要求發展商賣樓申報價格在三個月內不得調高,六及十二個月的加價幅度也設限,不排除其他地方會跟隨。一二線城市要「限升」,三四線城市卻力求「止跌」,政策取向南轅北轍。

在七十城市當中,上月樓價按年下跌的有三十二個,最大降幅近百分之四,這些往往是庫存重災區。事實上,全國商品房最新庫存逾七億平方米,屢創歷史新高,部分地方政府為去庫存,鼓勵民眾買樓真是無所不用其極,有些地方更灌輸「農民進城購房升值,農村建房貶值」的理念,希望誘導農民工成為扶助樓市的生力軍。

由於各地樓市表現大相逕庭,中央的調控不可能「一刀切」。一線城市本來就不存在供應過剩,樓價暴升乃貨幣政策去年轉向寬鬆,間接引導大量資金流向樓市,而非用來扶助實體經濟,個別城市已出現資產泡沫實太危險。

現時即使內地個人住房貸款佔銀行總貸款比重偏低,部分急於買樓的進取型買家,仍決定轉向地產中介或互網金融借首期,中央雖聲言打擊「首付貸」等違法操作,但已經或計劃投入樓市的「灰色」資金有多少,相信難以估計。

中國要嚴防樓價升幅過急,卻不能出硬招打殘樓市。中央明言「十三五」經濟增長不能跌穿百分之六點五,房地產開發投資對固定資產投資舉足輕重,也有利財富效應提振內需,樓市對拉動經濟任重道遠。內地官員聲言樓市與日本上世紀末的「樓災」不能相提並論,或許因為中國樓市跌不得,未來還要透過城鎮化釋放更多購買力支持地方經濟。

內地樓市分化嚴重,若流動性持續不受控地流向一二線城市,「北上廣深」樓價飛升或窒礙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不利於紓緩巨大的經濟下行壓力。面對多難的局面,中央既要平衡地方利益,更要顧全經濟大局,放任或過分干預樓市都不可取,樓市表現若持續失衡,恐令經濟更加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