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去年經濟增長跌破百分之七,是四分之一世紀以來首次,每年超額完成目標的優良傳統終告落空。全球經濟低增長成為常態,中國面對產能過剩、企業利潤急降、消費增長乏力,經濟火車頭失速等,下行壓力十分沉重。

常言道:希望愈大,失望愈大,在新一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不再設定硬目標,改以一個增長範圍取代,給予半個百分點的彈性區間,不達標的機會理應大減。財政部長樓繼偉昨天直言,會透過提高政府赤字,為增長「保底」,可見在嚴峻環境下,繼○九年之後,財政政策再次積極介入為增長保底。

中央把一六年增長目標,訂在百分之六點五至七之間,自去年保七失敗後,以目標範圍代替一個具體數字,無疑是給予政府較大彈性。全球經濟一體化,各國的經濟病不斷交叉感染,再沒國家可憑一己之力獨善其身。

金融海嘯後歐美日經濟疲憊,對全球產生骨牌效應,中國當然無法置身事外,回看去年外貿表現,年初曾以豪言訂下百分之六的出口增長目標,結果埋單倒退百分之七,落差之大令人意外。外圍環境未見好轉,政府工作報告索性不再以具體數字為目標,在在可見中國間接承認外貿短期內難有起色。

中國的貨幣政策在一四年時,是着重定向寬鬆,到去年則轉向全面放鬆,減息降準一浪接一浪,可是出口與內需還是托不起來,央行放水如泥牛入海。A股以去年中為分水嶺,一場股災,令前後表現南轅北轍,更是保七最終失敗的元兇之一。

政策牛催生財富效應的如意算盤打不響,中央對樓市的態度即時一百八十度轉向,全面放寬限購、限價,為財富萎縮可能蔓延及早設下防火牆。

展望今年的振興經濟第二波,由貨幣政策推展到財政政策。中國將加大減稅力度,增加地方專項債券額度,並繼續推行置換債券的「組合拳」,赤字規模勢必突破兩萬億元人民幣,官員堅稱可緊守百分之三的所謂黃金原則,擴大赤字的財政支出,集中變成資產,而非經常性的公共開支。

○九年四萬億元刺激措施,以基建救經濟,地方債務膨脹,大白象工程處處,依然歷歷在目,現在急急為經濟保底擴大財赤,難免令人擔心重蹈覆轍。

中國製造業產能過剩,房地產泡沫巨大,經濟最大的風險,正是官商的債務槓桿過高,社會整體債務佔經濟比重持續創新高。現在為了保增長,政府已把去槓桿擱在一旁,帶頭擴大財赤,社會整體債務勢必進一步擴大。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的教訓是,經濟動盪下資產與債務此消彼長,如處理不當,爆發經濟危機的機會有增無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