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初人行降準,向市場釋出未來會繼續實施較寬鬆的貨幣政策意圖鮮明不過。緊接下來的兩會開幕,成功穩定兩地股市氣氛,為三月初市況帶來了一絲希望。

踏入三月業績期,內銀股盈利表現勢成焦點。(資料圖片)

部分內銀股2016年度估值

不過,三月開始進入業績期,其中內銀股業績表現勢成市場焦點,亦足以左右大市去向。上周五更傳來國家隊入場掃內銀股。但在內地經濟增長放緩,信貸需求疲弱,違約風險增加的背景下,眼前內銀股的低殘估值,到底是經已反映了利淡因素,還是仍遠遠未見最壞時刻?高息誘惑是危是機?

內地經濟面對下行風險,內銀的經營情況嚴峻。上周穆迪將中國政府債券評級展望降至負面,以反映內地經濟失衡,令財政指標轉弱,並將多家中資銀行港澳子行的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

雖然內地人均儲蓄率高,中央政府仍有好多政策空間應對財政問題,如地方債務置換,以及上月傳出已批准六家內銀總共500億元人民幣的壞帳證券化試點額度,預計最快上半年發行。故見國債展望下降的消息,暫未對內銀股估值造成太大影響,只是風險因素還是不能完全忽略。在即將公布的業績期中,可留意內銀股有何對策應對行業風險增加。

為應對信貸周期下行風險,近半年人行明顯增加市場操作,以向體系注入流動性,例如常設借貸便利(SLF)、中期借貸便利(MLF)、下調逆回購利率以及實施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估計自一月至農曆新年前所涉及投放的淨金額總數過2.2兆人民幣。

最近人行宣布將公開市場操作改為每個工作日實施,將有利於更有效設定利率通道,短期貨幣市場利率將更穩定,有助內銀的借貸更趨市場化。此外,市場一般預期,繼上周的降準之後,次季人行會進行減息,透過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應有助緩解內銀股的資產質素壓力。

與樓市唇亡齒寒

另一點足以影響內銀股安危的,乃內地當局今年能否順利化解房地產市場危機。事實上,內地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供過於求的問題,人盡皆知,一旦大量房企因資金鏈斷裂而倒閉,勢必威脅銀行體系穩定性,並影響地方政府財政,打擊消費信心,猶如對疲弱的經濟補上一刀。

另一角度睇,中央要救樓市,少不免是透過銀行體系加大對內房的放款力度,以配合鼓勵居民置業的措施,如上月以來推出的非限購城市首付比例下降及稅務優惠措施等,但此舉猶如叫銀行承擔更多來自內房產業的風險,到底是危是機,投資者在作出投資前,應該先行衡量風險,審慎行事。

針對內銀股,去年上半年中國銀行(03988)的海外及非人民幣佔資產及貸款比例分別為25%及28%,比率乃同業中最高。若人民幣持續貶值,美息上升,中行將會是同業中較能受惠的一員,而受本土不良貸款增加的影響亦較細。

論財務實力,則以建設銀行(00939)為首選,事關建行的一級資本充足比率乃同業中最強者,且不良貸款覆蓋率較高、不良貸款撇備,以及貸款入帳政策較保守,且宜留意其信貨組合中房地產佔比達24%,是同業中比例最高,故若中央成功為房地產市場去庫存,解除硬着陸危機,建行受益程度不淺。

基本上,去年末季以來,交行(03328)的不良貸款及逾期貸款好有機會惡化,而非利息收入亦受壓。不過,交行是五大內銀股中唯一一家獲國務院同業進行深化改革方案,以探索引入民營資本,高管和員工持股,被視為混合制改革方案揭開序幕。事實上,現時相對而言交行的股權結構亦較多元化,長遠應有助提升企業管治,推動業務市場化。

交行混改值關注

不過,已有多家外資先後撤資內銀之下,如去年二月BBVA減持中信銀行(00998)、同年恒生(00011)先後兩次出售興業銀行持股,去年底德意志銀行售華夏銀行19.99%股權,以及最近花旗擬售廣發銀行20%股權。到底滙控(00005)對在交行的投資看法備受市場關注。

此外,投資者亦宜留意今年交行在股權結構改革、經營體系改變及員工聘任薪酬制度的市場化發展,能否有助抵銷資產質素下降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