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人民幣離崖賭場,透過挾息擊退國際大鱷,基於尚未算自由兌換貨幣,人行境外維穩,對境內影響有限,反而要大媽相信人仔最恐慌情況短期已經見咗,無疑唔係咁易,深圳找換店港紙被兌光之外,滬綜指亦出現「提款潮」,三千關失守。

中國建築合同額穩步上升,在現時經濟情況下實屬難得。(資料圖片)

太陽日誌 2016/1/14

二仔底死跟住A股、美股的港股,午後見A股山泥傾瀉,早段升幅立即唔見一截,朝早最叻升過五舊,到收市得番223點進帳,收19,934點,睇見全日成交得773億元,多少已感受到死因,港股高位蟹貨一籮籮,浸浸落都見沽壓,幾時見底無得估,但一日唔見恐慌拋售,要有似樣的技術反彈,似乎並唔容易。

出口數據勿盡信

昨日中國海關公布上月出口意外回升2.3%,大幅優於倒退4至5%的市場預期,有部分分析認為是人仔貶值帶動出口回升,惟筆者認為可能性唔大,無疑去年「八一一」匯改是人民幣轉角市,經過十年的升值,進入調整周期,但要留意其他新興市場貨幣比人仔跌得更勁,相比下,一五年人仔只是僅次美元、港元,位居全球強勢貨幣之列,單單一、兩個月數據回升,恐怕唔足以令疲不能興的出口生意逆轉。

以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作為環球貿易寒暑表可見,去年底情況只有惡化,沒有好轉,較合理的解釋,估計是「八一一」之後境內外人民匯價差距拉闊,更似是虛報貿易藉差額搵食的人為篤數情況死灰復燃,再唔信,睇睇出口數據曝光後相關股份及對中國股市刺激,可以話擲地無聲,大家都無謂諗多咗,以為係入市信號。

特首施政布告中,出現頻率最多的,竟然係去年股市早已炒到爛的「一帶一路」四個字,香港經濟如何可藉祖國因應投資高峰已過,把國內過剩基建產能出口的「一帶一路」故事獲益,在下真係參唔透。去年四、五月炒到癲晒的鐵路、航運、港口及基建技術企業,上面蟹貨之多,恐怕三、兩年內,最叻都係博吓反彈,無乜大升條件。

熊市加埋經濟唔好,估值平絕對唔足以支持真金白銀入市掃貨,最怕買低PE股,遇着業績因宏觀環境而走樣,隨時可以變成無前景的高PE股。要數夠低,非內銀莫屬,四大行市盈率都係得5倍樓下,表面睇好似好平,但假設一五年業績跌三成,一六年又跌三成,PE立即跳兩級變成10倍開外,仲抵唔抵自行評定。

尋日有外電報道,話去年內銀新增不良貸款倍升,全年達到5,000億人仔(為一四年2倍之譜),由中銀監大員早前在全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上透露,截至去年底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經已連升十七季,不良貸款率亦連升十季。

內銀股便宜莫貪

全球經濟低迷已成為常態,加上匯率偏高對中國出口經濟帶來的雙重打擊,高增長模式無疑已走到盡頭,企業經營困難、信貸質素轉差的周期,絕非一、兩年之間可以逆轉,一日經濟未見到起色前,內銀股估值表徵再吸引都無用,業績跌得快過股價的話,PE只會愈來愈高。

講番每年施政報告,建築股幾乎係例炒。近年有不少建築股上市,而且炒味十足,看中的不是業務前景,而是「細細粒容易食」以及賣殼憧憬。當然,亦有市值高兼業務規模大者,如中國建築(03311)近月走勢就有翻生迹象,股價由八月底的9元低位起步,累積升達五成。集團去年新簽合同上升16%,今年目標再按年升15%,預計不低於780億元;在現時中港百業皆頹的情況下,此類穩健增長的股份已屬難得,而其一五年預測市盈率不過10.8倍,有一定吸引力。

另一類則是有潛質的賣殼股,除了俊和(00711)以及泰昇(00687)市值達20億元之外,普遍只得幾億元市值。此外,大股東持股量則相當高,泰昇、雅駿(01462)、三和建築(03822)均持股七成以上,其餘亦普遍在五成以上。其中三和大股東持股71%,一家基金公司持股近一成,街貨不足兩成,而集團過往有曾經上市及賣殼紀錄,一四年重新上市亦不免惹來投資者憧憬。不過,近期港交所(00388)對後門上市似乎有所收緊,賣殼活動可能有所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