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已久的畫面出現了!美國聯儲局於上月宣布上調聯邦基金利率0.25厘,結束七年零息環境,市場憂慮本港銀行跟隨加息,將對樓價構成壓力。近日不少傳媒報道業主降價求售消息,更鼓勵準買家大膽還價一至兩成,彷彿減價促成交易已成加息後的新常態,究竟現在是否入市好時機?

樓市醞釀轉角,站在投資角度,假如物業租金回報率扣減按揭利率後,實際回報率不足3厘,同時又要承擔物業貶值風險,坊間或許有更佳回報的投資選擇。然而站在自住角度,趁樓市調整之勢,如果成功大膽還價,在本港銀行尚未加息之前「計啱數」趕上低息尾班車,伺機入市亦未嘗不可。

大膽還價 啱數上車

最主要原因是,美國加息塵埃落定,後市明朗化,是次加息幅度相當溫和,屬預期之中。即使本港銀行跟隨,料調升幅度相若,對比九十年代,供樓仍然划算。舉例每100萬元貸款額,分三十年攤還,假設今年本港加息兩次,每次0.25厘,新做按揭利率由2.15厘加至2.65厘,月供4,030元,當中有46%為本金,其餘為利息開支。即使加息3次至2.9厘,每月供款仍有43%屬於本金。

對比九十年代,當時按揭利率高逾10厘,以同一筆貸款金額計算,月供需要8,000元以上,而當中本金僅佔5%,換言之近95%為利息開支,在息除本減情況下,即使本金比例會按年持續增加,業主可以落袋的本金仍然極少,因此當年供樓常有「供極都唔入肉」之說法。

筆者認為,低息時代可遇不可求,現時只要樓價調整5%,基本上已經抵銷加息0.25厘的供樓支出影響,如果樓價調整10%,加息因素對供樓的影響幾乎不存在。有意置業人士不妨多做功課,多睇樓,遇到心水筍盤出現,大膽還價到合心水的價錢,隨時一擊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