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屋協會推出優質長者房屋項目「雋悅」,務求為銀髮族提供養老單位,解決這日漸壯大的社群的生活需要。雋悅日前截止申請,項目提供588個單位,其中開放式或一房單位共301個,佔單位數量約五成。惟申請表僅393份,平均年齡72歲,近七成申請者為單身。

項目未能超額「認租」,相信主要與其設計及財務安排有關。申請者近七成為單身人士,估計大部分冀認租開放式或一房單位,惟雋悅僅約五成單位為一房或開放式。

雋悅有近半為兩房單位,若長者選擇與家人同住,一般港人心態是百年歸老後,把單位留給陪伴自己走過人生最後階段的親人。惟長者過身後要把雋悅單位歸還房協,同住的親人須另覓居所。如此安排不符港人一般心態。

財務安排方面,筆者認為這才是項目不受歡迎主因。雋悅提供的是租住權,租客不擁有單位業權,故銀行不能提供按揭貸款,申請者須自行籌集一筆過或分期支付的租住權費,即使是分期支付,也得先一筆過支付五成租住權費。

房協項目反應欠佳

以一個中層約350方呎單位為例,60歲申請人要一次過支付390萬元租住權費,即使分十年支付,也要先付220多萬元首期。房協算體恤老人家,估計這些富貴老人可能擁有其他物業,故聯繫按揭證券公司為申請人安排其他物業的按揭套現,以支付租住權費。

惟按揭證券公司條件苛刻,以申請人年齡60歲為例,市值2,000萬元的單位只可貸款約380萬元,且利率較一般按揭利率為高,更要每年支付按揭金額百分之一點二五的保險金,變相供款利率高達4厘。

如能負擔支付巨額租住權費的富貴老人,他們多數有能力聘請傭人照顧起居,雋悅提供的設施和服務也沒有必不可少的性質。老人家購住私宅,過身者單位可留給後人,但雋悅單位居住權費不便宜(60歲計約一般私樓市值的八折),但居住者多年後過身單位須交回房協,後人只可取回百分之五的租住權費,很多人覺得不划算。

私人發展商向來較官方或半官方機構靈活,從雋悅情況看來,他們不發展老人屋苑,是因為他們相信,香港人未接受這個市場。

筆者認為,房協不宜與發展商市場重疊,日後不宜發展只向富貴人家提供服務的項目,可考慮改為提供廉租屋形式的老人屋苑,服務草根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