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頁岩氣革命不但令到國際石油市場風雲變色,亦開啟了石油美元大撤退的序曲。以沙特阿拉伯為龍頭的石油輸出國組織為爭奪市場份額,一直拒絕減產,令油價自去年中至今瀉逾六成,布蘭特期油上周五更創出了七年新低。中東產油國一方面收入大減,另一方面為應對地緣政治的緊張支出大增,連外儲豐厚的沙特亦要班資回朝,對全球金融市場的衝擊不容忽視。

沙特政府目前有八成收入是來自石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顯示,過去三年一直保持巨額預算盈餘的沙特從去年起首次出現財政赤字,今年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料達到百分之二十一點六的歷史新高。評級機構標普十月便調低沙特信貸評級,並指若未能持續削赤,或進一步降級。而該國早前已表示計劃海外發債以填補財赤。

在在需財之際,沙特自然把目光投向手持的風險資產。據國際金融協會報告,隨着油價暴跌和石油美元大幅縮水,新興市場能源出口國去年在全球市場的淨撤資達八十億美元,為十八年來首次淨撤資。數據亦顯示,沙特為了挽救經濟,已從全球其他市場撤資七百億美元,今年首三季,海灣國家已從全球其他市場撤走了一百九十億美元。

無獨有偶,產油國挪威早前宣布,主權基金面臨成立以來的首次淨撤資,以提振經濟。有機構統計指,該基金五月以來持續賣出歐洲股票。

事實上,石油美元向來是全球金融市場大玩家。數據顯示,按資金來源劃分,全球主權基金管理的資產中,有六成來自產油或產氣國。而目前全球十大主權基金資產管理規模高達五點四萬億美元。

近年,石油美元更為新興市場提供了不少流動性。以往,主權基金多投資在高流動性的安全資產上,但隨着近年安全資產的減少,主權基金便把資金配置在較為安全的歐洲理財產品、全球股債基金等,但這些影子銀行的資金最終透過其他渠道投資在新興市場上。

雖然現時未有具體數據,說明主權基金在新興市場的資金配置,但估計籌碼不少,挪威主權基金手頭上便持有大量A股,而不少大型H股上市時,亦有引入了中東的主權基金。如今,美國與新興市場的利率走勢背馳,石油美元的撤退對本已積弱的新興市場可說是雪上加霜。南韓證交所數據就顯示,季內外資流走近二十三億美元。

美國加息在即,加上內地經濟疲弱,油價短期內難有起色。不但產油國財務負擔沉重,油企更是哀鴻遍野,債務違約威脅不斷。而石油美元萎縮對國際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影響正逐漸浮現,新興市場亦早已水深火熱,倘若石油美元一旦加快流走,恐成為壓垮新興市場的「最後一根稻草」。